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57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4,(12):F0002-F0002
<正>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创办于2002年8月,是坐落在扬州新城西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2006年创成"江苏省实验小学"和"江苏省示范初中"。学校现有省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40人,精湛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坚持"办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的办学追求,秉承"服务大众,创造卓越"的办学思想、"城市化建设要求、现代化办学标准、省级示范校教育质量"的办学目标、"用科学的目标凝聚力  相似文献   
4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央、省委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先后出台了改进作风的具体规定,对我们改进教育行政机关作风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扬州市教育局在改进机关作风工作中,认真实践“一切围绕质量转,一切围绕学校转,一切围绕学生转”,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3.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0~101页。【教学过程】一、熟悉计算器师:同学们,星期天老师去买了一些东西,拍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观察一下,他们在用什么计算?(计算器)知道他们为什么用计算器算吗?(方便)。计算器方便快捷,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计算器计算。  相似文献   
44.
毛久兵 《成才之路》2014,(35):92-93
正一、"他为什么要发火呢?"案例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片段生:老师,既然彭德怀那么爱他的战士,为什么还要对战士发火呢?他难道是不可理喻吗?师:你问得很好,这就告诉我们,只盯着某一个句子、某一个词语看,是不能真正读懂它们的真正含义的。我们  相似文献   
45.
师范学院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4,(4):F0002-F0002
师范学院是扬州职业大学22个学院之一,源于1906年创办的高邮师范传习所,坐落在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是江苏省培养具有大号学历的基础教育及幼儿园师资的基地。  相似文献   
46.
江苏省扬州市西湖中心小学创建于1946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蜀岗之上。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近千名学生,58名专任教师。学校秉承“以爱育爱,以真求真”的办学理念,坚持“走行知办学之路,创生活典范”的办学思想,努力打造“行知教育”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47.
正伴随着2014年新年的脚步声,蕴含众人心血的《清宫扬州御档》正式出版发行已进入了第四个年头。被列入国家清史工程的《清宫扬州御档》全套18册,计12967页,其内容涵盖清朝自顺治到宣统10任皇帝,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诸多方面。作为国家清史工程《档案丛刊》之一,《清宫扬州御档》具有较强的真实性、资料性、可读性等显著特点,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48.
《中学教育》2004,(3):23-24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现实生活中成功毕竟是少数幸运儿的事情。冰心的这首哲理小诗可以说是对成功内涵言简意丰的概括,而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辜伟节的人生仿佛就是这首诗的生动注脚。不妨来看一看他的足迹: 从1987年到1997年,先后五次被评为扬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被评为扬州市青年拨尖人才、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江苏省中师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49.
50.
李保华 《档案与建设》2003,(2):50-51,53
扬州市房屋产权产籍监理处编印的《老房契》档案汇编,其中有两张房契的影印件引起我的浓厚兴趣。一张是“同治九年三月童姓房主将祖遗房切卖给沈姓”的影印件,另一张是“同治十二年四月黄姓房主将原典乐姓房转典给李姓”的影印件。这两张房契其实并非卖房或转典房屋,而是将地皮转让他人,原地皮上的房屋均已荡然无存。原来的房子到哪里去了呢?童姓房主童淦在切卖空基地的文契中写道:今将祖遗承分自己房屋一处,因兵燹烧毁一空,只剩空基地一处,座落江邑管辖新城多子街南边双桂亭巷内,座西朝东门向。东至巷心为界,南至受井滴水为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