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2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这里的好与坏不具有是非评判的标准,只作为一个世俗的尺度。而你选择迎合还是抗拒?你的选择让你拥有安宁还是自由?或者,你更有本事,可以在好与坏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得到快乐,也没失去风度呢!  相似文献   
52.
张琦云 《音乐世界》2010,(21):46-47
一夜之间,李炜成为了众所周知的“快男冠军”,这个头衔对他来说是一种肯定,却也是一种束缚,李炜说,比赛结束就意味着之前的一切都结束了,未来,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相似文献   
53.
邹敏 《现代教学》2014,(5X):69-71
<正>本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如下信息:一是在闵老师三令五申后班级仍有学生公然在自修时间用手机打游戏,可见有关使用手机的规定,在班级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要求。二是闵老师将小张说得"心服口服"后,其母以孩子情绪低落为由又向老师要回手机。从中看出,小张只是"口服",并没有"心服"。三是临近期末,学生行为涣散,教师三令五申的要求不起作用且玩手机人数还在增长,不正之风的蔓延也反映出班风、学风存在问题,缺乏积极进取的班级精神。四是闵老师暂时保管手机的决定只是通  相似文献   
54.
正不管什么课堂,教师如果能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是成功的。语文的学习也是一样,兴趣始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一、学习的原动力——兴趣(一)情感的带动教师应以渊博的知识、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及丰富的情感来带动学生的兴趣。一个教师的知识再丰富,也不可能做到倾囊所授,因此考验一个语文教师的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课堂综合能力的高低。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一堂  相似文献   
55.
《软科学》2014,(10):111-116
针对改善电子商务网站中不适宜的在线客服弹出窗口对用户行为的持续性干扰问题,基于心理抗拒理论构建了影响用户对在线客服弹出窗口产生心理抗拒与接受意愿的研究模型。通过情景实验方式收集了472份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在线客服弹出窗口的接受意愿与其心理抗拒情绪有关,而后者又会受到干扰成本、控制感知和信息源知名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异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突发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元谋县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突发性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有效提高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应当做到"1234",即坚持"一个根本",突出"两个关键",狠抓"三个到位",强化"四个体系"。  相似文献   
57.
有位农夫曾经到佛陀跟前倾诉他的烦恼。他告诉佛陀作为一名农人生活有多么的不容易,烦恼如何的多,他问佛陀要如何解除他的烦恼。佛陀答道:"很抱歉,我无法帮助你。""这活是什么意思?""你不是一名伟大的导师吗!"农夫如此质问佛陀。佛陀答曰:"先生,事情是这样的,所有的人都有八十三种烦恼。其中有些烦恼也许偶尔会突然不见  相似文献   
58.
课程改革情境下,教师成为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他们有被新理念冲击的兴奋;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抗拒改革。而这种抗拒的根源来自方方面面。创设必要的条件,并从深层次激发教师的改革热情,对改革推动者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9.
老年如诗     
岁月更迭,年龄的增长是无法抗拒的。而人到老年,就一定会与颓废、暗淡、老朽一类的词语相伴吗?否!老年是如诗的年岁。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著名文学家余秋雨教授也写道:老年是如  相似文献   
60.
从诗歌各要素入手对《塞壬之歌》进行详细解读,以证明该诗的主题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决定了其面对诱惑时的无能为力,同时将重点分析该诗中不同要素的运用怎样巧妙为诗歌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