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篇
教育   286篇
科学研究   11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本文对有关劳动价值论的需要深化研究的问题做了探讨,并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当今实践,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观点,如使用价值对商品的质和量同样具有决定作用;物化劳动的运转可以代替人的部分劳动,从而参与了价值创造;某些非生产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非劳动生产要素既然也参与了价值创造,从而也要参与价值分配,分配的依据和数量都取决于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62.
十七大会议指出:深化收入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  相似文献   
63.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劳”有三种形态,并不是仅依据劳动能力进行分配。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与资本家所得并不是按体力劳动能力分配与按脑力劳动能力分配的差别,而是出卖劳动力的收入与以资本收入为主的区别,其分配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剥削性。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必要实行按要素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且分配中的剥削性逐步消除,逐步走向劳动作为单一分配主体的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64.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质变,它是对资本和私有制的否定,也是人性升华的关键。公有制是一个权利体系,它以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为根本权利,派生占有权、经营权等一系列权利,所有权主体对其派生权利的控制和监督,是公有制得以建立、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初级公有制的改革,着眼点应在于此。  相似文献   
65.
《家教世界》2008,(12):48-48
【成长语录】多劳多得,既调动了积极性,又培养了劳动能力和理财能力。【成长故事】我上小学时不光贪吃顽皮,而且要零花钱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弄得爸爸妈妈很是  相似文献   
66.
分配问题是一个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在近50年的探索中,我国分配机制由平均主义“大锅饭”到单一的按劳分配,由单一按劳分配的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每一次变化,都在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等领域掀起革命性回应。认真总结我国建国后分配机制的变化发展,充分认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科学性和重大现实意义,是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7.
为贯彻按劳分配,公平效益的原则,深化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本文提出教学凭单制,力图通过此方法解决教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公平合理;同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发言人,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创新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8.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于,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开放性,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要求我们努力实现政治课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滋养、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升华,从而产生践行的愿  相似文献   
69.
高级社     
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过程中,从1951年到1958年,中国农民先后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对于“高级社”一词,1978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作了如下解释:我国农业生产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1956年由初级社发展而成,规模较初级社大。特点是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取消了土地报酬,实行按劳分配原则。1958年进一步发展为农村人民公社。全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而在最新版的词典中,已经找不到“高级社”这个词了,这一名词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相似文献   
70.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科学文化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作出过大胆的预测和设想。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