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34篇
科学研究   7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是指被害人为保护其人格权不受犯罪侵害而依法提起诉讼的一种程序性权利。我国刑事立法未规定此权利,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则明确限制被害人享有此权利。这一做法不仅不符合宪法精神,与法治建设的要求相悖,而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直接的制度阻碍。本文从逻辑角度、刑罚的作用、刑事司法的目的、立法现状及国际上的通用做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在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权的立法必要性。  相似文献   
32.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企业被外国企业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起诉案例的增多,国内各商事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逐步增强,企业间涉及知识产权的诉讼越来越多.如何在立法上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相关制度,关系着知识产权保护能否在中国继续下去,关系着我国能否进一步缩小与外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间的差距,更关系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33.
《反垄断法》的执行包括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私人执行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反垄断执行机制。我国《反垄断法》第50条对反垄断法私人执行机制的救济只进行了笼统的规定,笔者以为这与具有“经济宪法”地位的《反垄断法》不匹配,且极不具有可操作性。本文从《反垄断法》关于私人执行的救济方式的规定出发,分析其不足之处,并建议在有关司法解释或指南中从对原告与被告两方面,设置出更为合理的反垄断私人执行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34.
我国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并以此完善了夫妻财产制度。但是,在很多时候,受害方由于各种顾虑,不会选择离婚这一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制定婚内损害赔偿制度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35.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为督促义务人切实履行生态赔偿义务规定了非诉与诉讼两条执行路径.结合法律规定与实践情况,对上述两种途径予以细化.在确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行政性质的前提下,分别从非诉与诉讼两层面出发,为生态环境专项司法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尝试跳出现有制度困囿,将执行手段仅限于非诉手段,提高生态公益的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36.
《1972年教育修正案》第九篇的设计初衷是消除教育领域性别不平等,其适用范围通过司法解释扩张至性骚扰领域,成为美国联邦政府防治校园性骚扰的主要法律依据.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司法判例建立起学校向性骚扰受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标准,具体包括校方合适的人明知、故意漠视和损害受害人教育利益等内容.第九篇本质上是联邦政府和接受补贴的...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及我校法医学教学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对现实问题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对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法医学鉴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阐述了在教学改革中,要以点带面着力培养警察院校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能用、好用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8.
案情 1997年4月,华阳电业有限公司(下称"华隰电业")与日本富士化水工业株式会社(下称"富士化水")订立了用於CP-1项目的烟氣脱硫系统的技术转让合同,约定富士化水向华阳公司转让烟氣脱硫设备及其全套技术,用于福建漳州后石电厂烟氣脱硫工程项目(下称"合同项目"),并提供设计及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39.
机会丧失理论是指如果被告的侵权行为破坏或减少了原告获得更有利结果的机会,那么原告可以就丧失的机会请求被告予以赔偿.机会丧失理论同传统的因果关系学说难以衔接平滑,并且在损害赔偿金的计算上难以把握.只有采用比例因果关系说并且综合运用比例赔偿和法官自由裁量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此时往往又违背了法律的可预测性.通过将机会丧失作为独立的诉因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0.
文章对德国<饭对限制竞争法>第七次修订前后关于损害,赔偿主体问题的立法发展和理论研究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争议较大的市场相对人的请求权主体资格,以待为我国今后完善反垄断民事损害赔偿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