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0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学习是学生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它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实现知识的建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不应被等同于知识的简单汇集,而应被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既然学习数学新知是一种在原有数学活动经验上的再创造性活动,学生应该觉得学习数学“好玩”、“好奇”,并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兴趣.在有些时候,学生在学习数学新知识时并不缺少必要的旧知识与经验,但依然觉得数学异常难学,甚至“不可理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很好地挖掘与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中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知识的自然生长.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数学》(必修1)第二章“函数”的一些教学心得,并附以自己的一些思考,谈谈数学活动经验的要义及如何构建数学活动经验.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2.
学校教学活动是由传播者、信息、媒体、接受者和效果五大要素构成的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传递文化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的过程。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全面认识,正确发挥五要素的基本功能。对于以现代化教育媒体的运用,研究为特征的电教工作者来说,就不能仅拘泥于电教媒体的实践与实验。电教从形式上看是人——机——人系统。但实质上仍然是人——人系统的关系。因为一切教学机器都是人智能的物化,同时也是由人操作控制的。所以要放开眼界,善于选用不同媒体,不同符号去表征不同信息。摆脱以静止的机械的观点去解释其运行机制,树立教学过程应是多通道,多形态,多媒体一个有机整体开放系统的新观念,把电教纳入学校教改整体轨道。  相似文献   
63.
有人认为教学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传播是老师,接受是学生,很乏味,很枯燥,根本就没有妙趣可言。更有人把教学喻为一幕在教室里面上演的“教案剧”,教案是剧本,老师是主角,学生中“好”的是配角,其余的大多就是听众、观众了。这些说法看似合理,可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它们只是片面地揭示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外在的表现形式,根本无法体现教学的实质和内涵。其实教学应该是一门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64.
"美是生活"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核心内容,周扬是丰尔尼雪夫斯基美学在中国的接受者和推行者."深入生活"论是周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论的继承与发展,但由于时代环境的影响和个人学力、价值取向等原因,周扬的"深入生活"论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5.
高校官网是大学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重要平台,网站中外宣材料的阅读者主要是外国人,外宣材料的翻译策略影响大学对外形象的塑造。国内多数大学在网站外宣材料的翻译中尊重外国人阅读习惯、注重宣传大学自身文化特色,很好地促进了大学良好形象的塑造。研究后发现,国内大学外宣材料的翻译需要加强细节打磨,从而传达严谨、踏实的大学风格。  相似文献   
66.
“创造性叛逆”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中,是独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现代翻译研究把关注的焦点从原文作者转向译者、接受者和接受环境。本文即把整个翻译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讨论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并讨论了创造性叛逆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7.
陈小芸 《广东教育》2006,(12):18-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建构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和被动接受者。教师是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根据Harmer的理论框架,语言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可界定为如下几种:控制者、学生语言能力的评估者、学生语言错误的纠正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提示者和学生遇到问题时求助的资源。由此可见,在教师课堂角色这一问题上,传统的忽视学生兴趣和需要的教师中心论正逐渐被历史淘汰,然而完全以学生为主轴、漠视教师作用的学生中心主义同样应该摒弃。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辨证地统一起来呢?我…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从书目的本质和职能、书目信息接受者的层次特征、书目信息接受者对书目信息的意义和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了书目文献信息接受者的特征及意义  相似文献   
69.
形式化构建了在多用户环境和随机数复用多用户环境下的匿名性安全模型,并证明了其安全性;同时提出了2种针对匿名性的可复制测试.基于这些结果,构造了一个通用的密文长度缩短的匿名广播加密算法.  相似文献   
70.
汉语旅游语篇英译中存在的"过度"和"不关注信息接受者"的现象是一个同题的两个方面."过度"就是"不关注信息接受者"的表现,这与译者不了解汉英语言不同的修辞特点紧密相关.汉英语言不同的修辞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汉语旅游语篇的过程中要注意视角的转换和调整,变"过度"为"适度",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的修辞要求,以得到目的语读者这一信息接受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