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12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91.
1.在雅典进行改革的梭伦为何出逃海外?希腊半岛上有个阿提卡半岛,这儿建有一个国家,它的名字叫雅典。和希腊半岛上的其他国家一样,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雅典最初确立的政治制度也是君主制。君主实行的是独裁统治,任职终身。死后由其直系亲属继承王位,  相似文献   
792.
前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一直以来给学生以烦、难、枯燥的感觉,由于教材编排上严谨有余,活力不足,教师教学上虽然方法较多,但学生学习常常兴趣不足,印象不深。本文是对此进行的一点尝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3.
国际理解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指人们在客观了解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历史背景、宗教习俗、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等各种情况的基础上.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培养起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的心理,并能够从人类生存的全球角度开展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79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各民主党派的历史,也就是从一个侧面了解了我们民族的历史,从而也就加深了我们对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形成、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795.
听"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复习课,执教教师提供了一道关于张之洞的选择题,如下: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西学"为"西政、西艺、西史"等社会科学,"西艺非要,西政为要"。这说明此时张之洞A.思想与康有为完全一致B.主张应放弃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认同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  相似文献   
796.
政治制度正义、属性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政治制度是国家、单位、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一种正式规则。正义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对政治制度进行正义的追寻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政治制度正义主要体现为政治制度双重属性的统一即价值属性与工具属性的统一。政治制度的价值属性和工具属性二者互相制约。价值属性统率工具属性,工具属性体现价值属性。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表明,只有当政治制度的价值属性与政治制度的工具属性二者协调一致时,才能促进一国的政治发展。在当前中国的政治发展中,要使政治制度的双重属性协调一致,我们还要解决好政治制度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之间的矛盾。制度及时性是制度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制度及时性不等于制度有效性,必须从文化人手来解决制度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797.
越南是东盟重要成员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东盟国家,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一环。中越两国关系源远流长,总体不断向前。政治上,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理想信念相通、发展道路相近、前途命运相关,互为重要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经济上,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一致同意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越南“两廊一圈”构想对接;文化上,两国同属儒家文化圈,越南世代受汉文化浸润和影响;历史上,双方具有难以割舍的、根深蒂固的历史联系,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起“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地缘上,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深化中越友好符合两国利益。  相似文献   
798.
高三《思想政治》新教材增加了“三权分立”的有关内容,对此内容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其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制度的理论基础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洛克和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盂德斯鸠提出的分权学说。这一学说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不受限制的权力必然会产生权力的滥用,导致专制,所以,国家权力就该分立,互相制衡。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希望据此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相似文献   
799.
政治极化不仅是当今美国政治的显著特征,也是美国历史上经常反复出现的现象。20世纪S&S时期(1960—1975年间,era of sixes and sevens, S&S Years)是美国政治极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亨廷顿认为这一时期的政治极化是一种以政治观念为分野的垂直化分裂。自然的两极化并非左翼和右翼之间的社会分化,而是当朝和在野的政治分化。因此,亨廷顿对美国政治极化现象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的论调,而是认为美国的政治共识为政治极化设置了底线。美国拥有相对复杂、适应性强、相对自主并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政治制度和以“两党制”为形式的现代政党制度,能够同化社会力量扩大政治参与活动。极化的社会力量在美国高度发达的政治机构和政治制度面前会逐渐走向缓和。作为世界最负盛名的政治学者,亨廷顿的理论范式向来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其关于美国政治极化的重要论述对于理解和预测当今美国政治极化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