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91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48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诗歌作为一种纯粹精微的文学样式,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趣味的“最好的媒介”。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等都非常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孔子曾经这样教化他的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用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让每个学生过着诗的生活。当今有识之士更是大声呼吁:“让中华诗歌大步走进中小学校园”。而现在的社会上,兴舞蹈,热音乐,冷诗歌,语文课本上少诗歌,平时训练不写诗歌,高考作文也是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教师缺乏教诗的热情,学生也没有学诗的兴趣。语文教学要适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应该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2.
从文化功能的维度审视,民间伦理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秩序功能。即在国家秩序尚未出现或在国家秩序难以达到的地方独立发挥其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的作用,或作为国家秩序与法律秩序的补充。其二,批判功能。即根据人性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对国家倡导的正统教化伦理进行解释和修正,并在国家伦理丧失其合理性时,公然提出自己的道德主张。其三。宣泄功能。即通过民间伦理自由自在的言说方式,为民间社会积蓄的生命本能冲动找到一个合法发泄的渠道,避免郁积的生命能量的盲目发泄导致社会秩序的解体。其四,教化功能。即一方面通过民间伦理中那些直接来自于民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实现民间的自律,而另一方面则吸纳和接受来自于上层教化伦理的指令,协助其教化万民,美化风俗。  相似文献   
33.
王有英 《教育史研究》2003,(3):20-22,26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识字教材。它之所以能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经久不哀,除其识字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教化功能。本文旨在通过对“三、百、千”的重新解读,分析其与社会教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帮助人们观古鉴今,更好地反思当代教育。  相似文献   
34.
对外汉语教学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事业。在中国推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应承担起传播"和谐"的责任,并将"和谐"的教化作为改变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和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和谐"的发掘和运用,改变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的工具性倾向,用"和谐"充实汉语教学的文化精神,给学生的精神发展和自由理性以有益的启迪,增强汉语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35.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是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化并不是主体对一种客观知识的掌握和传授,它应该在柏拉图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以某种“理念”为原型的“造形”,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海德格尔在关于柏拉图洞穴喻的生存论解读中,对教化与真理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辨析。  相似文献   
36.
无论何种形态的文化活动都离不开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土壤,道德教化也是如此。苏区革命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导向,重视道德实践的方法以及追求和谐关系的目标,在当代仍然具有鲜活的道德教化价值。  相似文献   
37.
《毛传》注释整体比较简约,但在解说兴义或释词时表现出一定的教化思想。突出强调君臣、后妃之德,向往君明臣贤政治理想。注重祭祀婚姻服饰礼仪,兼顾孝悌仁义等美德。这些教化思想集中体现在十五国风中。  相似文献   
38.
学衡派把中国近代危机归结于道德危机,提倡“道德教化”以挽救民族。“道德教化”思想的产生有其现实基础——功利主义盛行;亦有理论依据——人性二元论。“道德教化”思想呈现出明显的道德理想主义特征,却又点出了自我约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9.
40.
先秦儒家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是以中国古代的德治理论、人性论和圣王思想为理论基础,形成了包括教化和修身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教育方法.对其加以批判地继承,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挖掘其中的积极成分,有利于我们巩固思想道德社会教化权力,强化自教自律,引导社会风气,注重人文关怀,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