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096篇
科学研究   410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200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50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预防青少年犯罪应从几方面入手: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增设法制建设课程;构筑学校、家长和社区三结合的网络;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82.
成珊 《湖南教育》2001,(14):25-25
近年来,犯罪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不但校园暴力屡禁不止,连校园外的非法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未成年人稚嫩的身影.从主观因素看,青少年正值世界观形成阶段,带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如果教育、引导不力,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潮就会侵蚀他们的灵魂。从客观因素看,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首先,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道德影响各种各样,这就自然形成青少年中的道德差异。  相似文献   
83.
我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青少年学生中违法犯罪情况呈上升趋势和低龄化、团伙化、危害严重化等特点,因此要着眼于当今社会上的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成因,着重分析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从根本上制止这种社会问题提供向导。  相似文献   
84.
论犯罪动机     
犯罪机动是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冲动或内心起因,犯罪人的需要是犯罪动机产生的基础或前提,犯罪动机是犯罪人需要的意识化,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5.
在近代早期的英国,财产犯罪是妇女的主要犯罪类型。相比男性而言,女性犯罪人不仅人数少,而且她们也更少犯下使用暴力、情节严重的罪行。她们倾向于团伙作案,扮演帮凶或诱饵的角色。这一特点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性别的影响。社会性别所赋予女性的依附地位使得她们能够依赖于丈夫、情人和社会救济,因此她们比男人更少具有实施财产犯罪的需要。此外,妇女的依附地位也使得她们更容易得到司法人员的谅解和同情,从而避免被起诉或定罪。  相似文献   
86.
基于对河北石家庄、山东济南和安徽合肥等三个省会城市的实地调研,考察明星犯罪的社会评价及其成因,提出要对明星犯罪建立特殊的刑法处遇、强化行政法律责任以及法律之外的“软约束”等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87.
国际恐怖主义是一种严重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罪行。国际社会应统一对国际恐怖主义的认识 ,加强反恐怖国际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必须遵循《联合国宪章》及其它国际法准则。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怖行动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民族分裂主义是破坏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分裂祖国统一的主要危险。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国的民族分裂主义从来都是外国侵略势力策动的,是他们分裂中国的内应力量,要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江总书记的论述对我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89.
网络的普及应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同时也导致了网络违法犯罪现象的持续增加。章分析了网络对道德的消极影响,指出减少预防网络违法犯罪的治本之举即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在日华人数目的不断激增,华人在日本国内犯罪的比率也一路攀升,且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作案手法也越来越残忍。导致华人犯罪率提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引起的后果也相当深远。两国政府显然都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强了双边措施与合作打击的力度。总体来说,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景还是值得乐观的。毕竟,中日友好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