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285篇
  免费   675篇
  国内免费   1657篇
教育   496064篇
科学研究   23776篇
各国文化   165篇
体育   13584篇
综合类   11547篇
文化理论   1551篇
信息传播   16930篇
  2024年   1146篇
  2023年   4379篇
  2022年   3311篇
  2021年   5262篇
  2020年   6208篇
  2019年   6811篇
  2018年   3244篇
  2017年   6330篇
  2016年   8830篇
  2015年   15008篇
  2014年   43373篇
  2013年   41685篇
  2012年   50065篇
  2011年   56121篇
  2010年   44836篇
  2009年   41493篇
  2008年   48682篇
  2007年   36029篇
  2006年   26678篇
  2005年   25823篇
  2004年   20703篇
  2003年   18459篇
  2002年   15602篇
  2001年   13546篇
  2000年   11518篇
  1999年   2677篇
  1998年   1766篇
  1997年   1089篇
  1996年   743篇
  1995年   575篇
  1994年   448篇
  1993年   295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51.
对先天性爆发力差,而协调性好的女少儿体操运动员的下肢训练所采用的较为特殊的训练手段及训练安排能有效地提高其专项成绩,并可相应地避免和减少下肢运动损伤从而保证训练及比赛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952.
深入体育改革是目前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的科研课题,体育教师的素质又是决定改革能否深入持久的进行的关键,本文仅就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引起教师本人及有关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953.
本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建设,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1983,1984-1989,1990-1996年,1997-现在。总结二十几年来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4.
955.
试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面向21世纪社会体育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表现出新的特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首先要转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根据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设计新型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模式,在此基础上,建构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及其知识结构,同时探索开放式的办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956.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学知识增殖的急剧加快,个人生命的有限性与科学知识增殖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把人的学习起点提前一些,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理想办法。  相似文献   
957.
从开放思维的角度,研讨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加强思维过程训练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创造力充分展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环境;使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主动地进行交流,获得对知识经济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主动读书,独立思考,灵活应变,不断创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58.
孙庆祝  韩冬 《体育科学》1993,13(6):10-14
文章采用阅读文献资料、访问、问卷、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方法及评价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综合研究.确定了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各项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多元评价的数学模型,制定了评价的标准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959.
刘继伟 《函授教育》2001,(3):100-101
本文从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辐合性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层面,对创造性思维的特性、产生的条件和过程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剖析。同时结合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通过对教学结构及教学过程的分析,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途径,体现了当前以实施全民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改革目标,具有创造性及建设性(指导性)。  相似文献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