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077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546篇
教育   144013篇
科学研究   12618篇
各国文化   4576篇
体育   11173篇
综合类   8451篇
文化理论   6181篇
信息传播   36096篇
  2024年   1120篇
  2023年   4428篇
  2022年   2290篇
  2021年   3461篇
  2020年   3810篇
  2019年   4007篇
  2018年   2110篇
  2017年   3605篇
  2016年   4500篇
  2015年   7995篇
  2014年   18644篇
  2013年   15866篇
  2012年   19113篇
  2011年   19121篇
  2010年   16301篇
  2009年   16250篇
  2008年   18015篇
  2007年   13988篇
  2006年   10533篇
  2005年   8378篇
  2004年   7296篇
  2003年   6448篇
  2002年   5067篇
  2001年   4043篇
  2000年   2809篇
  1999年   1098篇
  1998年   739篇
  1997年   623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困境和高质量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大发展的现实因素,有必要因地制宜开展以文旅融合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转型发展。文章以浙江德清县村镇图书室改革实践为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法探究德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改革实践及其运营模式。文章提出以公共文化场馆打造旅游目的地的三大类型和"环境-文化-教育-组合"的四维吸引力框架,依托上述框架分析德清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运营模式。研究表明:将县域总分馆制改革融入文旅融合大环境有利于盘活乡村农家书屋、镇图书室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促进基层公共文化高质量建设的同时,带动乡村旅游产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设施总量、建筑面积总量和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三项基础性指标已居世界第一,一所设施平均覆盖人数和电子资源总量两项基础性指标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与英、美、日、韩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存在短板,一是基层、农村公共图书馆质量水平低,二是基础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三是体现服务效能的指标差距明显。英、美、日、韩等国公共图书馆步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历程显示出一些基本规律: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有赖于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共图书馆整体跃升到世界先进水平一般经历10—20年,公共图书馆立法是推动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基层、乡村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普遍重视的任务。我国公共图书馆迈向世界一流的重点举措包括: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卓越公共图书馆群,打造100家主要共性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公共图书馆,拓展和深化"图书馆之城"建设;二是实施公共图书馆"强县馆"计划,主要包括县级公共图书馆资源保障和服务效能倍增"三步走"计划、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三是实施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融合发展,公共阅读广泛嵌入乡村文旅设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向乡村延伸。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政府强有力主导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区域协作、对口帮扶,全国一盘棋促进公共图书馆均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出版走出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工程,而“五力”建设正是新时代背景下这一工程的目标导向与重要抓手。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和国际舆论力是出版走出去的最高诉求,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则是着眼于出版走出去的内涵建设。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关键在于有效出版;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要着眼于增强出版走出去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形象的亲和力,出版应力破刻板印象;增强中国话语的说服力,出版应重构话语逻辑与叙事策略;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则出版要提升舆论场的控场能力。  相似文献   
994.
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的总要求。关联公共文化资源数据,打通“数据孤岛”“资源孤岛”,是跃上新台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资源建设,增强内容供给能力,是跃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数字化体验新场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是跃上新台阶的重要突破口。健全文化资源数据分享动力机制的构想,为公共文化机构扩大资金来源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为深化分配机制改革开辟了新的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意义]借鉴英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的经验,以期为完善和健全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体系做出贡献。[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制度发布主体、时间分布、制度框架及内容方面对英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文本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英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体系主要由宏观管理制度、基本保障制度和具体指导制度构成,对此提出坚持“问题导向“”长久运行“”阶段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新闻与写作》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本刊设有新闻与传播研究、新媒体研究、传媒观察、国际传播、新闻传播史、媒介文化、媒介伦理、写作讲堂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杨琰 《今传媒》2022,30(2):47-50
网络文化类节目是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在传播仪式观的视角下,以网易云音乐和新华社联合出品的网络文化类节目《不曾遗忘的符号》为典型个案,从仪式场域、仪式符号、仪式互动三个方面解构网络文化类节目的仪式设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文化类节目在促进文化认同方面的巨大功用,以期对网络文化类节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宣振宇 《今传媒》2022,30(2):85-87
影视作品的文化传播需借助媒介来呈现,历史剧的传播也不例外,其中"叙事"在传播中的占比较大。文章以《觉醒年代》为研究对象,以视觉媒介的形式,从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符号、叙事意象等多个维度分析历史剧的传播方式,以文化传播相关理论为导向,研究分析历史剧的文化传播新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