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5篇
  免费   5篇
教育   2312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50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2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学批评有广义、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文学批评 ,涉及到各种文学现象 ,包括文学理论 ,文学思潮 ,文学运动 ,文学风格流派等等 ,而文学理论中 ,又包括有文学创作论 ,文体流变论 ,作家作品论等等。近几年来 ,文论家们大多用文学理论一词取代了广义的文学批评 ,涵盖了广义文学批评的所有内容。狭义的文学批评 ,只是作家作品论 ,也即指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分析、评价。本书名为中国古代狭义文学批评论稿 ,其内容即是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对中国古代作家作品进行的研究、分析、评价 ,即狭义文学批评。书中所言批评 ,意即若此。文学批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2.
世纪之交的中国学始终在多重矛盾的共同扭缠下不断改塑着自身的表现形态和运行轨迹,其中自律性与他律性之间的张力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从更大的视野看,这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内部矛盾在学领域内的具体表现。以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深刻转型对精神化嬗变所造成的内在形塑为语境,通过深入梳理学的自律性与他律性在世纪之交的矛盾运动,以期为中国当代学的现代性新建提供些许有益的思想参照。  相似文献   
53.
54.
他们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团队.他们也不是煽情作秀的组合,他们是一群活跃的高中生,具备了实践力强.社会心重、影响力大等一系列的超优特质。他们在2006年10月开始着手建立这个以上海市示范性高中文学社团为基础的文学社联盟。他们兴奋地说要秉承老一辈作家、文学爱好者的一贯精神,做好上海作协与青年文学爱好者的桥梁.努力促进更多的高中生们加入到文学创作的行列中来!如果你喜欢那片属于校园的文学天空,就请你告诉身边的同学,这里可以给他们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可以帮助各个学校的文学社更好的把代表校园文化的社团发展下去,让更多极具自信或者有点害羞的校园写手缘聚这里!(上海市示范性高中文学社联盟邮箱:shgzwxs@hotmail.com)[编者按]  相似文献   
55.
宋萧平,笔名萧平,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亦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工作者。从发表《海滨的孩子》开始,半个世纪不减自己对文学的挚爱,以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的艺术态度,先后结集出版了《三月雪》、《墓场与鲜花》、《海滨的孩子》、《萧平小说集》等传世佳作。与此同时,出自其任教的原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张炜、矫健、李尚通、马海春、滕锦平、黄志毅等“鲁东大学作家群”,也以满园的芬芳,昭示着他在文学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与成就。为纪念萧平从事文学创作50周年和“鲁东大学作家群展室”揭牌,2007年4月20日,我校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著名作家王蒙、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张炜莅临参加。在此,我们特别编发这组稿件,以再品萧平的人品和文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56.
57.
李征宙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1):22-24,118
鲁迅、沈从文都是从中兴到败落中变迁出来的世家子弟。但因两人的家世背景、性格气质、接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终于使得他们在文学创作上选用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对那原先属于自己的家族、自己的阶级或采取负面摈弃、否定,或从正面寻觅,竭力寻找那过去辉煌旧梦来与当前黑暗、污浊的现实相抗衡的态度。  相似文献   
58.
烘托、衬托、渲染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三者常常如影随形,交叠在一起,用法和功效既有相通之处,又有细微差异,初涉文学者较难分清。一.衬托《现代汉语词典》: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这里面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写这一事物是为了突出另一事物,有主有次;二是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可正可反。我认为这里面还应有一层意思: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应该是具体的。例如:  相似文献   
59.
毛泽东不仅是我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作品,雄浑磅礴,气势非凡,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毛泽东在文学创作中,又具有乐于接受来自各方面批评意见的谦虚态度。关于这一点,曾有几个一字师的故事。  相似文献   
60.
同学少年:19:17:35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学创作?百灵:19:18:53一直喜欢读书,但一直认为,文学是一条艰难之路,很难走得通,所以,并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和文学产生什么瓜葛。上高中后,我的语文老师在我的作文中发现了我的文学潜力。第一次拿起笔,只是出于对老师给予我的肯定与鼓励的一种感激和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