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2篇
教育   1180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纯洁代表着其中一种意味——干净。外表干净给人清新爽利的感觉。精神干净在这个感官欲望泛滥甚至已经被审美化的年代,几乎变为一种挣扎的状态。所以,精神干净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一种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2.
身体话语(亦称“身体写作”、“躯体修辞学”等)是九十年代文学批评中一个频频出现的术语,其内涵与外延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呈现出颇多相异之处,为了更科学、更准确地界定和使用这个文学批评术语,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各种已有的界定或论说进行了梳理与综述。  相似文献   
103.
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古代论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从探讨字与古代论的原点关系出发,认为其特点的形成与立象取比所造的象形字及由此形成的词义,语法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原型批评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后,以其方法论的性质和与中国传统学问路数的相似性、民族心态的适应性等,在文学研究乃至整个文化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取得了诸多批评实践业绩、进而形成思潮。但由于外来理论和研究者素质等因素,原型批评理论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很多不适和失误。  相似文献   
105.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存在六种态势,即注重本体的批评态势;科学的批评态势;注重审美批评的态势;注重文化背景的批评态势;意识形态论的批评态势;技巧批评即形式批评的态势。这一时期的文艺批评已经形成历史、时代与审美原则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6.
107.
加强文学理论实践环节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理论运用到文本解读的批评、鉴赏实践中去,就必须为他们架起一座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而改革《文学概论》课程内容,增设《文学批评:从理论到实践》课,是一次有益的成功探索:教材选取文坛上影响较大的八种批评理论模式分别讲述,列出"理论发展概述"和"关键词点击"以侧重批评理论的梳理,通过"文学批评运用"和"批评文本解读"引入批评理论的实践运用和具体操作,加之学生课后的批评训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尝试文学批评的兴趣,有益于培养解读文本的能力,也能使他们在批评的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8.
晚唐诸家中,陆龟蒙的诗歌理论较为突出,他强调以风雅精神匡救卑弱之气,主张以诗持性进而规范个体行为;而对清壮奇伟之格的推崇及作为批评之批评所持的观点和立场又突出显现了他对诗歌特性的独特认识。  相似文献   
109.
文学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基础;如果没有合理而充分的文学教育,文学创作也许是贫血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也许是薄弱的;因为文学教育不发达,文学创作队伍后继乏人,文学批评与研究也没有读者与对象。  相似文献   
110.
汉语修辞格"互文"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已经不太为我们所重视,在现代生活中更缺乏普遍运用,所以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而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概念"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在我国却几乎是被简单地认作"互文".虽然两者在语言科学、思维认知、表述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联系或暗合之处,但"互文"、"互文性"两个概念应该只是一种字面上的巧合,没有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分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涵义与运用也大不一样,更不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