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39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在作文构思的初始阶段,为打开思路,就要张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于古今中外,白天上人间自由驰骋。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言:“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干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写作时,用上想像和联想,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感人艺术形象,才能有更多的感情要表达,进而寻求最好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52.
想象,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将想象融入阅读教学,让学生在文本里面“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刘勰),从而可以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53.
“酌雅以富言”是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的理论主张.诸家对“酌雅以富言”之“雅”字含义理解颇有差异.本文以为释“雅”为“《尔雅》”,难以成立;将“雅”解释为经书中的“通行语、标准语”也不够圆融;释“雅”为经书中的“语言”即可,此种解释更能充分展现“雅”字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对“酌雅以富言”的理论内涵予以阐发,认为“酌雅以富言”指的是锤炼作文语言的一种方法,具体表现为引用经书原文及谚语俗语,学习经书语言的修辞方法及其言简旨丰的语言风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54.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经多次使用“体”字进行论文。“体”字的含义有很多种,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成普通含义和文学批评术语两类。而作为文学批评的“体”字,在《文心雕龙》中主要有“体式”和“风格”两种含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这两种含义的使用也体现了其论文、作文的思想:文章的体式决定文章的风格。  相似文献   
55.
《物色》篇是专门讨论作家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关系。刘勰所阐释的"心物交融"说主要是从"物、情、辞"三者的联系的角度出发,不仅论述了物对"情"的感发作用,同时也论述了"情"对"物"的驾驭与升华功能,并将文学创作的语言表现问题(辞)置于主客体的交融互动中加以探讨,从而将创作实践过程中主客体的相互联系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而这个过程就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56.
文人与吟诵     
诗词吟诵是展现诗心、点燃诗情、表达诗美与感动读者的重要手段。 一字一音、一调一义的汉语,最宜于以灵活多变、抑扬顿挫的节律来表现诗词之深情、意象之大美。我国的诗词从来都是可歌可诵的,《尚书·尧典》上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上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永哥”就是“吟诵”。《文心雕龙·乐府》上讲:“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诗是乐的灵魂,声音是乐的形式,  相似文献   
57.
长期以来.我们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教育改革不能落实在实处。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的同时,对学生的整体感知还是没有深入了解.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等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全面展现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乐于学习.而情境教学是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的途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紧情发”。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以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将教学内容创设成特定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和情感体验.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8.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描写的两个梦,正是他的两个愿望,反映了他写作《文心雕龙》的两个目的。一个是为文重视文采的愿望理想,一个是追随孔子的自豪之情。因此《文心雕龙》处处反映出以儒家思想为统领的文艺观,无论其写作的动机、全书的结构,还是其评论的标准,都是对儒家“树德”理想的实现。在“树德”的基础之上,通过“建言”形成了其文采的理论,这就是《情采》篇中所说的“形文”、“声文”和“情文”,认为“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既强调对文章的修饰和润色,又强调情感对文章的作用。刘勰以此成就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的成熟和繁盛。  相似文献   
59.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隐秀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隐秀》作为标题具有术语双字的性质.本文梳理了“隐”、“秀”的一般意义及其文学术语意义,并基于《文心雕龙》全文对一般意义、术语意义及相应的单、双字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结合《隐秀》全篇对标题这个特殊的双字术语进行英文文本细读.结合其他含术语“隐”、“秀”双字的分析,发现译者对术语单字和含术语双字的英译中实施了“因循本义、随适语境”的语义、语境策略.  相似文献   
60.
编辑工作是一种知识或信息产品的筛选和加工工作。如何充分理解文稿这种知识产品的内在特性,进而摸索、练就出编辑工作者的眼界和手腕,《文心雕龙.熔裁》无疑对我们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