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2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94篇
教育   12607篇
科学研究   3013篇
各国文化   347篇
体育   526篇
综合类   583篇
文化理论   424篇
信息传播   2724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1647篇
  2013年   1439篇
  2012年   1480篇
  2011年   1688篇
  2010年   1503篇
  2009年   1469篇
  2008年   1921篇
  2007年   1310篇
  2006年   1088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8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实话说.玩电子游戏长大是我们这代人比上代人进步的地方。当然.这是站在玩家的立场上说话.如果从家长的角度来说玩电子游戏俨然成了我们这代人垮掉的根源。他们还是更加怀念过去的游戏.美好而单纯。比如几个人拿弹弓瞄准那些栖在枝头上羽毛刚丰满的无知幼小的生命.或者在干净的天空下.跳着用泥土画在地上的房子,然后甩下一地的泥巴回家吃饭去了。  相似文献   
43.
人们通常说到的四大明古国,即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但这并不是一个科学表述,近几十年以来,国际学术界倾向于更具概括力的“四大明区”之说,即“东地中海明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亚述、腓尼基、希腊及罗马等)、南亚次大陆明区(印度及周边)、东亚明区(中国及周边)、中南美印地安明区(玛雅、印加、阿兹特克)”。在这四大明区中,以埃及为代表的东地中海明显示着古代繁荣的一面;以玛雅为代表的中南美印地安明却由于玛雅化的过早消失而容易被人忽视,现代人研究它也不多。但是玛雅明与埃及明一样曾经有过辉煌,在世界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4.
可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否则人类就不会从几百万年前的远古走到今天,而创新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大力提倡创新,主张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奖励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于人们创新思维的形成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45.
“在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 一个企业的成长构成的要素有很多,比如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制度安排、企业文化、市场因素等。但是对于每个企业都有一些关键性的要素,对于浙江网盛的关键性要素就是文化和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46.
根据各种经济增长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将经济增长理论划分为“资本积累决定论”、“技术进步决定论”、“人力资本决定论”和“知识积累决定论”四条发展主线。它们反映了各种经济增长理论之间的继承、发展、否定或补充的延续关系。  相似文献   
47.
48.
时代呼唤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同的社会形态对人才的要求是不同的,这是由社会形态中知识与经济的关系所决定的。过去,我们极为崇拜那些“学富五车”的知识拥有者,现在,大英图书馆的全部藏书被压缩在几张小小的光盘里,小学生通过Intemet获得的信息几乎比专家还多。人类曾用四千多年才走出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知识仿佛是静止的,似乎一朝学成便可受用终身。  相似文献   
49.
项永琴 《寻根》2002,(4):6-9
新近拜读了江林昌教授的大作《夏商周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收获颇多。其中一个重要命题“中国古代也有两河明”引起了笔的深深思索。认为黄河明是中华明的主流,而长江明是其补充。笔不禁想到“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即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以儒家思想为主流,而道家思想为其辅助,这二之间是否有着某种契合、某种联系呢?笔不揣浅陋,试芹献之,请学界时贤裁夺。  相似文献   
50.
本主要以近年来成都平原最新考古资料为依据,并结合献资料对成都城市的产生和形成进行了再研究。本认为早在4500—3500年前,成都平原就具备了产生城市的社会经济条件。从宝墩古城、三星堆古城到成都十二桥宫殿建筑群遗址,是成都早期城市产生和初步形成时期,开明王朝迁都成都,形成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因而成都是具有4500年悠久历史的化古城,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华明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