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2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叶挺,字希夷,广东惠阳人。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任第一支队副官。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秋天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军事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82.
田德仁 《收藏》2001,(7):45-45
1940年7月,陈毅率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挥戈东进,开辟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坚持反动立场,蓄意制造摩擦。为了制止内战,一致对外,陈毅数十次函电韩德勤,要求“救国有份,抗战有地”。韩德勤自恃兵强马壮,声称“新四军退出姜堰,万事皆休,一切均可商议,否则无谈判之余地”。陈毅从抗日大局出发,同意退出姜堰,在各方代表和姜堰商民参加的大会上,陈毅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他说:“我军为达到苏北抗战合作的目的,愿意退出姜堰,只要有利于抗战,有利于人民,我军虽血涂四野,万死不辞……现在我军既见逼于江南,又被胁于江北,竟不许中  相似文献   
83.
赵征 《新闻前哨》2002,(12):11-12
一、为什么要拍摄《新四军》湖北是新四军的老家,是当年新四军的主战场之一。新四军建立的第一个军部,就位于汉口的大和街,即现在的胜利街。新四军的历史是我党我军光荣历史中的重要篇章,时代赋予我们电视人宣传老一辈的革命家,记录革命历史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拍摄制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原突围》,突出表现了以先念同志为代表的中原军民顾全大局、甘于牺牲、英勇突围的大局观念和牺牲精神。而整个新四军的历史,则是一部以弱抗强、以小胜大、坚韧不拔、英勇奋斗直至最后胜利的英雄史诗。拍摄《新四军》,弘扬“铁军…  相似文献   
84.
彭雪枫,河北镇平人。1907年生,1926年入党.23岁就成为我军名的将领,1938年开创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四师师长,坚持敌后抗战,使四师成为华中新四军的劲旅。  相似文献   
8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路线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敌后开辟一系列抗日根据地,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党政府作为正面战场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6.
关于皖.南事变,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41页关于皖南事变有这样一段表述:“第二年初(即1941年),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并经中共中央同意,新四军九千余人从安徽泾县云岭出发,移师北上.在茂林地区遭到预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  相似文献   
87.
新四军七师所开创的皖江抗日根据地,在文化教育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抗战和建国培养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干部和人才,壮大了抗日力量,激发了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8.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奉命在叶挺、项英等的领导下进行突围,结果以叶挺谈判时被扣留,项英被随从副官杀害为结局。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蓄谋已久的阴谋,应该说皖南事变的发生是必然的。中共中央对形势估计不足,发给新四军的电令不果断,对项英、叶挺分工不当;项英对中央分工不满,再加上其南征理想;军长叶挺在新四军后期突围时没有听取他人意见,作战指挥方式不当;又有地势险要,天气异常等原因,导致了新四军突围失败。  相似文献   
89.
抗战期间,新四军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对海外人士的统战工作,得到了华侨和国际友人在物资、道义、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这对于新四军克服各种困难,争取抗战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及军队的活动范围,不是在国民党控制下,就是日军占领区,敌、伪、顽势力强大.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皖南新四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军队文化建设水平.他们积极引进人才,加强对军队广大指战员的教育培养,创立进步报刊杂志,扩大抗日宣传,促进了新四军的正规化建设,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