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232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500篇
综合类   175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10名学生进行了临界负荷、肌电图疲劳阈值与无氧阈值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皆有显著性差异存在,临界负荷与无氧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91(P<0.05);临界负荷与肌电图疲劳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44(P>0.05);肌电图疲劳阈值与无氧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41(P>0.005)。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临界负荷可以作为有效评估无氧阈值的测试方法,而肌电图疲劳阈值却不适宜。  相似文献   
112.
关于确定什么样的运动生理状态将有助于提高长跑运动成绩的文章,以前多是针对1500米以上距离而言的,而对800米跑则很少有人关注。因此,以下的研究文章将就800米跑中已经确定的运动生理特征与体表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番调查,包括体表成分,最大吸氧量,(VO_(2max)),省力跑等。请11名男子短跑运动员进行数次100米和300米的冲刺性表演赛跑,并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逐步分段的多重回归分析。我们用800米跑所用时间作为一个可变参数,用上面提到的100米和300米跑的次数,体脂率,省力跑和最大吸氧量等数据作为独立的变量,占总参数的比例很大(r~2=0.89)。当把最大吸氧量,体脂率,省力跑等参数填进一个数表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时(该数表模型包含有100米和300米跑所用时间的参数,其参数是总参数的85%,(?)~2=0.85),所得出的参数并没有什么新的意义。这些数据再一次证明了这一观点:在800米跑中,肌肉里的三磷酸腺苷(ATP)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无氧代谢途径即糖酵解途径产生并对机体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3.
应力性骨折是伴随大运动量训练,由于疲劳积累而产生的一种比较多见的运动性损伤.本文对应力性骨折的概念、分类,病因学、病理学、临床特点、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与再训练等十个问题,做了初浅讨论,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4.
对我国运动训练中若干指导方针误区及误操作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目前我国运动训练的若干指导方针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对“大运动量”这一训练方针的哲学原理内涵提出了新的补充性解释;从群众性体育活动与竞技运动的目的、作用等方面对体育运动中这两个同一范畴中的事物作了界定,进而阐述了“普及与提高”方针的适用范围,认为“针对性训练”必须建立在对专项特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针对目前我国运动训练中常见的几种现象,运用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作了必要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已与众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5.
本文运用EGM-Ⅱ、HB-3CDG等心功仪测试结果证明:大、中学生身体练习最佳的心率分别是142次/分和131次/分;适宜的负荷强度分别是125—161次/分和119—144次/分,在此期间心脏每搏输出量可达到最大值,这是最佳负荷强度范围。根据负荷价值阈理论确定,身体活动课宜采用渐进平衡型,技术传授课以两高一低型负荷强度为最佳。大强度负荷每搏输出量下降,不宜过多采用。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对耐力从生理学基础,影响耐力因素及如何提高耐力进行浅析,指出必须在认识耐力生理学基础上,才能排除影响因素,提高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117.
25名男子马拉松运动员以接近本人乳酸阈30公里跑前后血尿素氮含量进行了测定。运动前清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次日清晨血尿素氮水平分别为19.7±5.1、25.3±4.9(P<0.05)和20.6±4.3(mg%)。其中有7名运动后血素氮含量不但显著升高,而且恢复缓慢直至运动后第三天清晨仍然偏高,对这种非适应型运动员本文提出必须通过调整性训练才能防止慢性疲劳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8.
耐力素质作为身体素质的一个方面,也称"耐久 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活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从人 体是一个完整统一体的观点来看,应把耐力看做是有 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综合。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 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 要的耐力各有其特点。因此,耐力可分成一般耐力和专 项耐力。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看,又可分为速度耐力,力 量耐力和静力性耐力等,只是不同运动项目在耐力训 练中所占的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119.
不同无氧阈测定方法比较及其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各种无氧阈测值:通气阈(VT),4mmol乳酸阈(LT_4),血乳酸开始升高(LT_(OBLA)),个体无氧阈(IAT),血乳酸最大稳态(maxLass)和心率拐点(HRd)。发现各测值之间高度相关,但是maxLass与其它测值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AT在训练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生理依据。继而探讨了LT_4百分比强度对控制中长跑训练,改善运动员肌肉氧化代射能力,提高运动成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0.
对北京体院体育系20名健康男生,在递增负荷的动力性练习中,个体无氧阈前后股外肌表面肌电图平均功率频率(MPF)及积分肌电图(IEMG)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1)在递增负荷的练习中,MPF先随负荷递增而上升(增多),而后出现向下(减少)的“拐点”,拐点出现时期与个体无氧阈时期大致相同,MPF所出现的拐点可作为无损测定个体无氧阈的指标。2)IEMG在递增负荷的练习中,一直是逐渐增长的,无非线性增长的拐点出现。反映了运动单位募集是逐步增长的过程,而且发现快、慢运动单位的募集都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