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教育   4605篇
科学研究   1935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368篇
综合类   258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43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581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教育是通过教师进行的,教师要有知识、有本领,但仅此还不够,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的同时,还受到老师的为人及处事方式的影响.例如,如果老师对于所教的东西毫无兴趣,毫无热情,教书仅是为了混饭吃,那就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2.
无球技术动作对于大学生在排球比赛过程中获得进攻的优势和占据最佳防守位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一部分排球运动员或爱好者为了取得快速进步仅对有球技术进行了大量练习,而忽略了无球技术,这就阻碍了排球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为此,通过对无球技术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训练中无球技术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改正、总结训练方法,对大学生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排球在学校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李德建 《武当》2016,(4):62-64
(接上期)八、关于自组织、自频率理论徐清、徐生之"双徐"理论。"孰能浊而静之,徐清?孰能安而动之,徐生?"(15章)老子说,谁能够浑浊而让它静止,徐徐地澄清?谁能够安定而让它活动,徐徐地生长?体现出从容自在、自然无为的过程,无须外力作用它。因为,它自身有着先天、天生的自组织、自频率啊!徐者,柔也,顺也,自然之频率也——而非人为也。"天下之至柔,骋于天下之至  相似文献   
74.
解析中国古代无讼理念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解是中国古代最具有文化代表性和最富有文化韵味的司法形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调解对于解决各种民间纠纷,维护古代中国的稳定和秩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直至今日,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民间和法院中仍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厌诉讼重调解的司法形式,解析其成因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认为,无讼理念的形成既有社会基础,也有思想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5.
日语里,“无案内”既可写作“不案内”,也可读作“不(ブ)案内”。“不”在日语中以读作清音的“フ”为常式。什么样的词,在什么情况下,接头辞“无”、“不”可自由替换,并使“不”可读为浊音为“フ”?本文采用分类、定量统计等方法,将《大辞林》中带否定接头辞“不”、“无”的词语分为“混交”“和制”“纯粹”三类,又将这些词置于《汉语大词典》、《大汉和词典》中进行调查比较,得出“不(ブ)”、“无(ブ)”可自由替换者大多为和制汉语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6.
马晓洪 《江西教育》2016,(Z1):48-49
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没有大师,是攀不高的;没有思想,是走不远的;没有文化,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有人说得好,没有科技,一打就倒;没有文化,不打即倒。然而,文化究竟是什么呢?学校文化又是什么呢?人们纷纷在讲述着、议论着、思索着、追问着……所谓文化,它应该是无处不在的空气,它应该是共同默认的解释,它应该是终身相伴的味道。因此,某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一种精神力,主宰我们的精神世  相似文献   
77.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都有保护法益的目的,二者属于不同的法益保护模式。行为无价值论不仅难以解决行为无价与结果无价双重判断的层级界定问题,还可能导致重复评价,因而存有缺陷。相较而言,结果无价值论则是在犯罪构成三阶层体系下,准确厘清了不法与责任的关系。通过对不法圈的合理划定,充分确保了刑法的指引功用的发挥,更能够周延地保护法益,具备合理性。由此,结果无价值论应当是法益保护方法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8.
透过《野草》探索鲁迅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的作家越来越关注人的“生命意识” ,但实际上 ,“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在表现人们的“生命意识”方面已有很大的突破。鲁迅的《野草》看似是一些随时而发的、零星的“小感触” ,却是鲁迅在经历了 40多年的人生悲喜剧后 ,以相当成熟的心理状态 ,写下的充满睿智与苦闷的人生哲学。笔者试图从《野草》中探索鲁迅关于生存的思考 ,进而更深刻地了解鲁迅其人  相似文献   
79.
鄢超云  魏婷 《学前教育》2007,(12):46-49
新近有关儿童朴素理论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大脑并非白板一块。拥有的并不全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错误概念:他们的思维虽然直观、形象,但有时也能思考一些抽象甚至带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儿童拥有自己的朴素理论,会用这些理论来解释和预测他们所看到的种种现象;  相似文献   
80.
阴离子交换纤维对溴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了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溴离子的最佳条件参数:离子浓度、pH值、时间、温度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交换纤维对溴离子具有交换速度快、交换量大、再生处理便利和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