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40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领域各层面、各要素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愈发加快,在教研层面,利用网络及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教学研讨、观摩也愈加频繁,这种教学教研模式的变革与改进同样地在学校体育领域里  相似文献   
62.
每种俄语教材的编辑出版都是一定时代背景的产物,目的都是解决相应时期对外交往的现实任务。在1987年和2001年两套大学俄语教学大纲指导下,大学俄语教材从1988-2 010年22年问,先后有《大学俄语基础教程》《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和《新大学俄语》3套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各大学通用。鉴于此,文章将分别对有代表性的《大学俄语基础教程》和《新大学俄语》的编辑理念和编辑方法进行系统归纳  相似文献   
63.
“红段子”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段子”是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打造的信息新产品,它的诞生和传播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即适应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4.
正过去,广西曾被称为"南蛮之地"。在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的时代背景下,与"南蛮"遗风相对的"人文教育"应运而生。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文的?这给我们钦州一中这所百年老校提出了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努力探索"人文教育"的方法,并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发现除了课堂的理论引导之外,还应设置"人文"的校园环境和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65.
作为高校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公益劳动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内涵应该得到丰富和发展。大学生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其集体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体需要,教之以社会需求、适应生活的劳动技能,使个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6.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能力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语文能力之一,古诗词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学生不仅要会背诵重点的古诗词,更重要的是会品读古诗词。而本文就是在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上,提出了三种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时代背景探究、诗歌意象探究、思想内容探究。当然古诗词鉴赏不只局限于这三种方法,而是需要学生本身日积月累的经验总结,从而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套阅读鉴赏的规律体系。  相似文献   
67.
正有效性教学已经是一个被教学界探究了很多年的话题,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依然有很多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等待被挖掘出来.在笔者看来,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之下,探究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主要有这样几个目的: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加强教师教学的自信心.下面,笔者就自己的一些新认识进行有关的方法论述.一、将"生本"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和获得高效率的最关键性因素,而且,学生也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唯一对象.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教师要想获得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就一  相似文献   
68.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建立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首次提出并阐明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新安全观是在客观分析时代背景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突破传统安全限制,摒弃冷战思维,构筑新的安全机制,以及为我国的安全战略提供理论指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形成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与阶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苏联、东欧剧变和各种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伍德坚信马克思揭示的“两个必然”论断,始终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和评判国际局势,在与各种西方思潮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她反对西方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试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程序和精神。伍德主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爱德华·P·汤普森(EdwardPalmerThomp·son)和罗布特·布伦纳(RobertBrenner)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伍德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最佳理论武器,研究资本主义体系的统一性和历史真实性,研究资本主义被取代的可能性,而不研究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将资本主义当成历史的终结。伍德坚持经济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是一名传统和坚定的理性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70.
《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创作于1921年,同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在当时黑暗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日本著名学者藤井省三考证,我国最早于1923年将《故乡》选入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秦同培编的《中学国语文读本》第一册中,而日本在1953年首次将竹内好翻译的《故乡》选入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三国语教科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