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3篇
教育   494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3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赵双玲 《新闻世界》2014,(8):362-363
近年来,"韩流"不断来袭,韩剧以其绝对优势抢占国产剧市场,国产剧受到巨大冲击。2014年初《来自星星的你》引发全民大谈论,此剧的风靡有着诸多方面原因,而国产剧的收视低谷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82.
王少华 《档案》2014,(3):18-20
正关汉卿是元曲集大成的作家①,他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写下了60多种杂剧,现存18种,而且其中还有残缺不全的。但就这仅存的十几种杂剧,已足以看出他的巨大成就。悲剧如《窦娥冤》、喜剧如《救风尘》、爱情剧如《拜月亭》、史剧如《关大王单刀会》等。《录鬼薄》与《元刊杂剧三十种》著录本剧剧名为《关大王单刀会》,《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本作《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王季思先生主编的《全元戏曲》②是以脉望馆本为底本,其他各种版本作为参校。《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一出历史剧,取  相似文献   
83.
电视剧创作的人文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同其他文化事业一样,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电视剧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是由于电视剧能够为制作机构和传播媒体创造丰厚的经济回报,所以在数量剧增的同时,也在风格样式上呈现出空前的多元景象:时装剧、古装剧、青春剧、少儿剧、都市言情剧、家庭伦理剧、涉外剧、涉案剧、武侠剧、反腐剧……层出不穷的品种名目繁多,几乎令人目不暇接。然而,面对如此之多的数量和品牌,不少观众仍在抱怨无剧可看:“按了一晚上遥控器,没什么可看的。”这样的反馈,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84.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生活实际,反映挪威社会的家庭、婚姻和民主政治等重大问题,并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对传统戏剧既继承又革新。他把“讨论”带入戏剧,“讨论”与剧情和人物形象塑造紧密联系;调动多种舞台元素细腻刻划人物心理,并使多种表现手法互相作用,既增强了戏剧的思想性,又强化了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85.
张岚 《教书育人》2001,(18):27-2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对外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我国高校四、六级考试主要注重笔试,学生的动口能力很差,往往是只会做题而不会用英语进行交流。在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教学也应该走出应该教育的误区,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英语的词汇量多,信息量大,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量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不觉得枯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即学即用呢?现就将我几年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种方法的应用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86.
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艺术风格各异。据统计,中国共有335个戏曲剧种。其中,少数民族剧种有30多个,如藏剧、白剧、壮剧、傣剧、侗剧、彝剧、布依剧、苗剧、佤剧、仫佬剧、毛难剧、满剧、维吾尔剧、蒙古剧、瑶剧、南剧(土家族)、唱剧(朝鲜族)、花儿剧和夏剧(回族)等。他们除同汉族戏曲一样融歌、舞、白、身段于一体的共同特点外,大都是在本民族民歌、舞蹈、民间说唱艺术和器乐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都有自己的演出习俗、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87.
88.
2021年2月2日至3日,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当代杂技剧《化?蝶》在广州大剧院试演。该剧邀请了总导演赵明、编剧喻荣军、艺术指导宁根福、舞美设计师秦立运、服装造型设计师李锐丁等国内顶尖艺术家作为主创人员,由“肩上芭蕾”首创表演者吴正丹、魏葆华领衔主演,以杂技、舞蹈、戏剧等多元艺术语言讲述梁祝故事。该剧将于3月5日至6日在广州大剧院正式公演。  相似文献   
89.
新世纪的广西杂技,开启了本土杂技用文化名片“说话”的功能。杂技展现人驭物的超高本领,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杂技本体保留着奇巧、高难、惊险,并以此凸显人自我超越与征服的精神特点。但它的短处也十分明显,即叙事功能薄弱,被人称为“哑剧”。从发展历程看,杂技不断地自我革新,从简单的人体技艺展示,发展到如今的杂技秀、杂技主题晚会、杂技剧等多种形式,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亮眼的蜕变,使杂技艺术在表演舞台上牢固地占据着一席之地。在从“技”到“艺”的转变过程中,广西杂技也开始了新的探索,主动进行现代化的转型,打破传统“技”的追求,寻求新的对话形式,呈现开放包容的对话特征。  相似文献   
90.
甘肃省杂技团于2007年创作编排了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该剧以杂技为表现主体,融合舞蹈、武术、魔术等表演形式,并在道具、舞美灯光、服装音乐等精心设计和帮衬下,把丝绸之路上的传奇故事展现在观众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