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9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职业教育的技术教学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通用教学论的普适性,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强调其特殊性:它是被与职业领域紧密相关的专业科学所特质化了的教学论.是在广泛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背景下连接专业科学与教育科学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纽带。因此,职业教育的师资除应具备通用教学论的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专业教学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2.
知识的普适性与境域性:课程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有普适性与境域性之别。普适性知识是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共同承认的知识体系,是目前占主流地位的科学知识。境域性知识是指地方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及缄默性知识等,它是特定人文情境与范围内有价值的知识。普适性知识由境域性知识发展完善而形成,境域性知识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与生命活力,二者相互支持。与普适性知识相应的课程是主流文化中心课程,它统治着整个课程世界,并成为各国国家课程的核心;与境域性知识相应的课程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它们正在补充着国家课程的不足。  相似文献   
23.
张来春 《上海教育》2007,(4A):40-41
各国在经历“价值中立”“价值虚无”的思潮后,均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面对价值观渐趋多元的现状,各国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若干共通的、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观”。[编按]  相似文献   
2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0):252-254
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室的特点,分析了实验室普遍存在和学科自身特色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开展基于普通适用和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研究。开设实验室安全课程,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教材的建设,根据实验项目和设备分别整理汇编,应用虚拟实验实现对用户的一对一交互式教学,保障教学科研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25.
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26.
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建国以来 ,我国教育目的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 ,其最终定位的几种典型表述是 ,培养成“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公民”等。这些提法应该说都各有其时代性、针对性因而也有其合理性 ,但又都不够确切 ,内涵不够丰富 ,外延不够完整 ,不能充分表达教育总目的的本质和追求。本文认为 ,作为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宗旨的教育总目的 ,定位于培养“人”更合理 ,因为这更能体现教育目的的终极性、普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27.
闫君 《现代语文》2009,(6):28-2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既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大班化教学的现状、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恰当的教学方式,找到一个可以支撑起“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学理念的支点,这是语文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花火力气去关注、重视和探索的。关注教学中的普适性与针对性,是实现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8.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分析历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级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情况。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普适性和先进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9.
教育理论的普适性思想是研究者的一种下意识行为与信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最大危害在于扼杀了理论或教育研究的多元化.普适性情结来源于人们对教育理论、教育研究"形而上"的"科学"认识,体现在研究者对其研究成果的表述中,同时也体现在一些研究者的霸权行为中.实践表明,教育理论在移植过程中的扭曲及教育理论的境遇性,使教育理论的普适性可能只是一厢情愿,情境理性也许是我们面对教育理论的合适态度之一.  相似文献   
30.
倪筱荣 《江苏高教》2012,(5):150-151
学术界对高校文化建设提出了三十多条普适性原则,在为高校文化建设提出规则的同时也提供了各种建设思路,其中部分原则大而不当没必要刻意作为原则来强调。在研究高职院学生现状尤其是生源质量,高职院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家长、社会对高职生的成才期望,以及高职院作为高校的高等教育属性之后,提出高职院文化建设至少要坚持三条原则:促进自信自强自立原则,高等性职业性原则,创新创业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