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32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王昌铭 《小读者》2013,(3):36-37
看到美好的景色,我们忍不住要仔细欣赏;还不满足,就想写下来。这欣赏和描写可不是胡乱进行的,得有合情合理的顺序。这个顺序该怎样确定呢?  相似文献   
62.
闽正 《课外生活》2009,(1):56-57
通过游戏,丰富节假日快乐生活,在快乐游戏的同时;培养游戏者拓宽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并收集积累有关写景物的材料。  相似文献   
63.
康丛凌 《考试周刊》2008,(51):125-126
犹太裔美国作家辛格的现实主义作品《童爱》文字简单、流畅,表达的意义深邃幽长,孙强将其译为中文。本文通过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和经历记叙三个方面分析,孙强的译本行文流畅,段落、语句的衔接处理得较好,语言朴实,符合原文风格,总体忠实于原文,但也有翻译腔太浓、漏译和随意增译的情况。  相似文献   
64.
罗初澜 《贵州教育》2008,(22):26-27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进行一定数量的字词积累.   2.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淳朴善良的高尚品质.   4.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65.
一、内心独白吐心理即通过人物的自我表述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夏四奶奶上坟时的一段独自: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  相似文献   
66.
学生写作文,最头痛的是不知如何描写景物。以初中语文课本为例,探讨写景的一些方法,包括:巧用修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从感官角度描写、动静结合等。以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7.
于德祥 《北京档案》2015,(11):39-41
何谓会馆?《辞海》中对"会馆"条目的解释为"同籍贯,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 北京的会馆见于资料者,较早出于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始 嘉隆间."近人瞿总之又有"推其原始者,或云永乐已有之."这两种说法尚未见到实证,现在能名实相证的建于明代的会馆大都在明万历、天启之后,所建之馆且以外埠行业商馆为多.  相似文献   
68.
西山一带自明朝中叶便传闻有安葬建文帝朱允炆的所谓“天下大师墓”一说,如《长安客话》中曾引用了明代学者王在晋的观点:“建文墓在西山。闻嘉靖十五年九月,圣驾尝幸此。”又如,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景泰陵)又北二里,一丘一碑,碑曰天下大师之墓。仁和郎瑛曰:建文君墓也。通纪称建文自滇还京,迎入南内,号曰老佛,卒葬西山。”再如,杨士聪在《玉堂荟记》中写道:“建文帝葬处,距景帝陵不远,石碑题曰:‘天下大法师之墓’。”其后诸多北京志书中也沿袭此说,似乎是言之凿凿、铸成铁案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69.
孟令宏 《快乐阅读》2011,(23):103-104
《窗》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苏教版选在初中语文第八册,我和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以下就是当时的片段记录:生:小说通过靠窗和不靠窗两位病人言行的对比,赞扬了美好善良的心灵,鞭挞了自私、丑恶的灵魂。师:观点很正确。同学们还读出了什么?生:文章的景物描写很出色。生:文章的心理描写真实自然。师:好,同学们读得很细心。还有  相似文献   
70.
学生学习了四篇写景的课文后,要在介绍自己家乡景物的口语交际基础上,进行写一处景物的习作训练,要求能“写出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来写、表达出热爱家乡景物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