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1篇
教育   851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8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朱熹夫子(1130—1200年)凡享71年的生命历程,其中为官不到10年,从事讲学和著述长达40年,其在人才培养上的贡献和儒家学术领域的建树,主要是在福建期间做出的。八闽的山水滋养了这位祖籍徽州的学者,他对于福建文教的回报也是巨大的。朱门弟子在福建多达164人,其中建阳就有99人。  相似文献   
43.
对小程“道与阴阳”之然与所以然 (形上与形下、超越与被超越 )关系的继承 ,对周敦颐“无极而太极”之宇宙演化图式的本体论改铸 ,是朱子本体意识形成的两个关节点 ;而对张载宇宙本体意识的评判与批评 ,则是其宇宙本体意识充分形成的标志。这一本体的具体内涵主要围绕太极与阴阳、理与气以及天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而展开 :“理先气后”强调的是理对于气、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万物的超越性存在 ;“理静气动”则是以“不能”的方式 ,从反面维护、强化着太极的形上本体地位 ;而“理一分殊”则主要表现了太极本体之宇宙论规模的遍在性及其天地万物的统摄性 ;至于其规定的相互渗透与相互补充 ,表现的正是太极 (天理 )作为宇宙本体的完整含义。  相似文献   
44.
《小单》是朱熹所编的一部传统蒙学读本,在过去虽然影响极大,但它的内容不易为儿童所理解,形式又不适合儿童诵读,使得它难以应用于启蒙的课堂。《小学》这种尴尬的命运,对我们今天的读经倡导具有启示意义:学习的内容应该切合儿童生活的实际,学习应该顺应儿童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45.
朱熹与诗     
作为“致广大、尽精微”的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1130—1200)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但不应忽视的是,朱熹同样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并在诗歌的创作与鉴赏方面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46.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朱熹思想研究 ① 与中国哲学思想研究一样 ,犹如雨后春笋 ,蓬勃发展。大凡朱熹的思想、哲学、文学、美学、史学、自然科学、教育学等等 ,均有专著问世 ,可谓盛矣 !今蔡方鹿教授独辟蹊径 ,撰成《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一书 ,而独树一帜。虽周予同教授于 192 9年出版《朱熹》一书 ,其中第四章为《朱熹之经学》 ,然其成书年代较久 ,且较简略 ,有必要予以重新诠释 ,揭示朱熹经学诠释学所蕴涵的本意。蔡方鹿对此课题可谓“仰而思之 ,夜以继日” ,其不怠 ,常百倍其功 ;其不懈 ,犹日月之行。“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47.
李燕挥 《教师》2015,(4):26-27
朱熹文学思想研究近百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最早出版的研究专著是中国台湾张健的《朱熹的文学批评研究》,本书引证原著资料分析简明;钱穆著《朱子新学案》中亦有相关朱子文学研究的篇目;1994年吴长庚出版《朱熹文学思想论》一书,从许多方面对朱熹文学思想加以探讨;2000年莫砺锋出版《朱熹文学研究》一书,影响较大,同年李士金出版博士学位论文《朱熹文学思想述论》。阅读诸家研究,发现其  相似文献   
48.
《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以小说家之生花妙笔,对大儒朱熹诟病台州唐仲友巧妙演绎。小说以形象生动之语言,塑造了芳华绝代、文采斐然、一身正气的侠女严蕊的形象,并通过严蕊生平际遇,揭开笼罩在宋儒理学代表人物之一的朱熹身上的神秘面纱,其虚伪凶残与严蕊的侠肝义胆形成了鲜明对照,由此也曲折表明了作者人物设置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49.
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古代童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家庭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遗产。通过介绍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教育的基本主张和教育原则,力求全面了解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为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契机,为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理念的重新建构、研究方法的改进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0.
董仲舒是汉代经学大师,"天人感应说"是其思想体系的根本基石。朱熹是宋明理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奠基者,是继董仲舒之后最重要的经学家。"天理论"是朱熹以儒家伦理为本位吸收佛、道两家的本体论及思辨性而建构起来的。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到朱熹的"天理论"似有贯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