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反映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优秀剧作。通过将两剧时代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及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显示出不同时代的特殊化意义,展现了两位叛逆女性以“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思想过程及叛逆性格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2.
杜丽娘形象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是对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否定,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的大胆挑战。这一形象的塑造,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程度。  相似文献   
73.
《西厢记》、《牡丹亭》作为我国戏剧艺术长廊中的"双璧",不仅突破了前人创作中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而且分别塑造了各具时代特点、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崔莺莺与杜丽娘。这两个封建社会执着追求爱情幸福的大胆女子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她们都是封建营垒中具有叛逆性格的贵族小姐,都对"情"情有独钟,以"情"反理,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以各自的斗争方式对抗封建专制。但由于两剧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人物生活的环境不同,人物的反抗经历不同,崔莺莺与杜丽娘的人物形象内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4.
十二花神     
<正> 花神,即花木之神,又名"九夷",或称"花姑"。《木令广义·岁令》中说:"九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具体的花神名目,起始于中国民间的"花朝"之庆。花朝,亦称花王节,始于唐朝,传说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民间在这一天依照礼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寿,人们纷纷挂花红于花枝,谓之赏红,以祈愿风调雨顺、富贵平安、吉祥如意。而随着季节时令的替  相似文献   
75.
《闺塾》又名〈春香闹学》,是编人中学教材中为数不多的戏剧名段。它出自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第七出,写杜丽娘的父亲杜宝为了杜丽娘以后嫁人,能够知书达理,“谈吐相称”,给父母脸上“增添光辉”。所以延请了饱学儒士,六十岁的陈最良给杜丽娘上课。  相似文献   
76.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是一个敢于大胆追求爱情及幸福婚姻的勇敢女性。杜丽娘身边那些代表社会正统意识和正统势力的人以他们各自的方式给予她最大的压迫,像一张无形的网,紧紧束缚着她,使她窒息而死。因为杜丽娘的爱情追求在当时缺乏现实性,是一种徒然的渴望,是为封建礼教所不允许的,所以注定了一个追求幸福生活女性的悲剧命运。杜丽娘的形象深刻揭示出人性终将突破礼教的束缚,绽放出无限魅力的光辉。  相似文献   
77.
拾画叫画     
邓晨曦 《收藏》2010,(2):30-32
拾画 向王来文求画,他指着办公室的一帧装裱好、装上框的画说:“送给你。”是为“拾”画。 我想起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的经典之作《牡丹亭》中,也有“拾画”一折戏。“拾画”讲的是小姐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会,一见钟情。梦醒后,杜丽娘到花园中寻梦,不见柳梦梅,忧郁而死。经年后,书生柳梦梅来到这座荒废的花园,偶拾一轴画。  相似文献   
78.
明清两朝是传奇蓬勃发展时期。自魏良辅改良昆山腔后,文人们竞相撰写传奇剧本,其中,《牡丹亭》似乎最为出众。杜丽娘的至情至性也涤荡着当时女子们的情魄。娄江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待字闺中,读《牡丹亭》传奇深有感触,因自己的命运也“天不遂人愿”,最后郁郁寡欢,断肠而亡。杭州女伶商小伶擅演杜丽娘,  相似文献   
79.
《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游园·皂罗袍》被选入统编高中教材。该段所叙的是杜丽娘违背父母、塾师训诫,走出深闺追求自由,青春意识开始觉醒的第一步,也是剧作的高潮之处。本文拟从空间理论切入,分析杜丽娘形象“叛”在何处:从宅院构成与空间等级的关系中,得出丽娘走进花园是不断跨越社会等级的体现;花园中的良辰美景也触发着她的生命本真。但“锦屏人”的处境让她回到现实,心绪退回闺阁,心理历程为压抑——解放——回到压抑。  相似文献   
80.
2007年10月,北师大女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连续七天开讲昆曲《游园惊梦》。早在开讲前,于丹的举动就引起了众人的极大关注,很多人来电询问"于丹能讲昆曲吗?""她真懂昆曲吗?""那么多昆曲专家,为什么由她来开讲呢?"问这些问题的,有我的朋友、有记者,也有众多的观众。总之一句话:大家对她开昆曲讲座觉得奇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