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1篇
教育   586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悦荐1932年,《东方》杂志曾经通过征文方式,在当时中国的一些文化人和读者间征集他们"梦想的中国"和"梦想的个人生活"。以下是林语堂对于"梦想的中国"的回答。林语堂说自己"不做大梦",他对社会和国家不提大希望而只提底线,恰恰反映了文人志士为  相似文献   
42.
《当代学生》2013,(Z1):50-53
姓名:林语堂别名:和乐出生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出生日期:1895年10月10日逝世日期:1976年3月26日职业:文学家毕业院校:哈佛大学、莱比锡大学代表作品:《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等  相似文献   
43.
木兰出生以前,爸爸最喜欢读的书是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是小说中的姚木兰,因为她聪明、博学而睿智。所以爸爸希望有个女儿可以像她一样。当爸爸如愿以偿的有了个女儿以后,爸爸便为地取名叫木兰。  相似文献   
44.
林语堂译介过西方流浪汉小说,并对西方流浪汉小说在表现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所借鉴,同时融入了鲜明的民族色彩和现代意识.他竭力赞颂流浪中的自由意志和批判立场,在一些以移民为题材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中拓展了乡愁主题,塑造了性灵而悠闲的中国式“放浪者”流浪汉形象.  相似文献   
45.
郗明月 《海外英语》2013,(7X):242-244
该文以《吾国与吾民》为个案,以目的论为指导,结合林语堂著译的根本动机,通过对作品在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所体现的中国英语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国英语的表达方式、运用策略和现实意义,进而揭示了林语堂如何通过他独具风格的中国英语成功实现了中国文化的跨语际传播。  相似文献   
46.
20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林语堂堪称中西文化交融与汇通的桥梁,其英语写作承载着文化传播的职能,在将其作品翻译成中文时,译者必定要考虑汉语固有的各种表达方式,努力将中国文化信息恢复原貌,这就涉及到了回译问题。文章通过对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的两个中译本在还原中国文化元素方面的对比研究,分析译本的成功与不足,进而探讨了影响回译者译文质量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47.
每次从法国回国休假都有人问我,法国人怎么看待中国和中国人?这个问题的确很难一言以蔽之。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进入互联网和智能通讯时代,北京和巴黎之间只有10个小时的飞行时间。要是法国的"协和号"超音速飞机没有停飞的话,那么至多3个多小时足矣。令人遗憾的是,法国人同其他西方人一样,对中国的了解似乎依旧停留在遥远的过去。我想,这倒不是他  相似文献   
48.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研究方法,以林语堂“闲适文学”之东冷西热现象为借鉴启示,对武术修身在清末民初、民国迄今所遭遇的历史境遇和今天所迎来的时代发展机遇进行论述。旨在呼吁新时期社会条件下,修身将作为武术之一重要价值的彰显,以促进武术未来发展之路更加宽广。主要结论:1)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而非林语堂“闲适文学”的优劣,决定了其“东冷西热”现象的发生,及其独特的历史命运和遭际。2)修身在武术研究中地位的历史演绎,经历了清末民初作为提升武术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的主要抓手,到民国迄今伴随“科学”彰显对武术修身的理论忌讳及掩蔽这样两个历史节点。3)当今社会语境下修身又迎来了适宜的成长土壤;武术研究者应紧扣时代脉搏,关注修身这一武术理论研究新动向;既是武术之理论研究跟随历史演进步伐,更广层面、更深层次地造福于人类生活,也是武术自身能够在当今社会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9.
作为自由主义作家的林语堂,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势力,运用自己心中的文字独抒性灵,将批判的锋芒包在幽默之中,对社会进行非正面的关心,但却遭到众多人的误解和批评,这是由众多的复杂原因所造成。  相似文献   
50.
林语堂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双语作家、学贯中西的学者、著名的翻译实践者和理论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其小说《京华烟云》尤其在中外文坛上大放光彩。林氏在语言文字和翻译上造诣颇深,但却没有将其力作亲自翻译成中文。本文试图另辟视角分析这一事实背后的可能原因,从而倡导翻译工作中应持有的谨慎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