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448篇
综合类   5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柔道运动是一项运动员之间直接对抗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损伤具有明显的不可预测性。所有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中,运动员的比赛级别和运动员个人得意技是两种相对固定的因素,因此也必然存在其内在的规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掌握这些规律,对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一、穿腿技术的发展及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现在世界柔坛格局已不再是亚洲一枝独秀的格局,也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垄断项目,不像跳水、举重、乒乓球、体操、羽毛球等项目被一两个国家所垄断,现在世界柔坛,群英并起。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上,柔道项目所产生的十四枚金牌分别被以下国家获得: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女子柔道队1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技术与力量等分析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以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9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少年女子柔道锦标赛的80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产生原因,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以及预防的措施,结果表明: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部位多以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部等部位;软组织损伤类型发生率较高;同时,赛前训练周和综合实战训练是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发生率的高发期。因此教练员应积极预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在运动训练中减、控体重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努力达到该项目所需要的最佳体形,体成分和能量储备,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能力或为参加较低级别的比赛等。可以说,减体重和控体重已经成为以上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减、控体重也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中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柔道男子运动员的控体重阐述,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十一运会北体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情况,旨在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赛水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北体运动员十一运会奖牌重点分布在-63公斤级、-78公斤级以及无差级级别上,而足技是参赛运动员取得比赛胜利的核心技术群,赛前合理的训练计划安排为取得比赛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
1 女柔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查结果  对中国女子柔道队、天津女子柔道队部分优秀运动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运动员在比赛前心理状态 ,见表 1。表 1  5 0名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统计心理状态 n占总人数 %有信心 2 3 46不 安 1 5 30恐 惧 1 2 2 4  表 1所见 ,赛前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占 46 % ,表现为 :运动员在自信心较强的心理状态下 ,能够保持清醒头脑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按照既定的战术进行比赛 ,其视觉、运动感觉等各个机能系统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之中 ,这是平时训练和经常参加比赛磨练出的全身协调、舒适…  相似文献   
98.
弱点胜出     
有一个男孩,10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左臂。12岁时,他开始跟日本柔道大师学习柔道。男孩把动作做得非常好,但他不知为什么,三个月的短训,老师只教他一个动作。  相似文献   
9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统计分析了中外优秀小级别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年龄结构以及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攻防次数等方面的能力,旨在为中国小级别女子柔道运动员的训练方向和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整体单个进攻能力普遍较强,但连续连络、防守与反攻方面的综合能力普遍较差。相反,外国小级别女子柔道运动员整体综合能力非常均衡,甚至在连络、防守与反攻方面的能力明显的高于中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0.
周保辉  陈宜蓁 《体育与科学》2013,(1):107-111,11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探讨柔道运动员接受心理技能训练后,运动员的技能表现和心理坚韧性的变化,以及透过心理技能训练后比较技能表现和心理坚韧性的差异。本研究受试者为36名柔道运动员,分为控制组、身体练习组、心理坚韧性练习组、心理坚韧性加身体练习组。各组依设定技能训练施以四周,每周三次。以柔道单臂过肩摔、大外割、水中憋气技能以及特质运动心理坚韧性量表为测验项目,进行前测、后测,并在后测后一周实施保留测验,以二因子混合变异数分析。结论:心理坚韧性加身体练习组在接受心理技能训练和身体技能训练后,优于其他三组(控制组、身体练习组、心理坚韧性练习组),不仅能有效提升技能学习,而且也能提升心理坚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