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2篇
教育   541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30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教育文汇》2014,(10):39-39
本刊文化版《翡翠谷》栏目推出子栏目《校刊校报美文萃》。本子栏目所征稿件,限于各级各类学校校刊、校报近期发表的师生优秀随笔、杂文、散文、诗歌、学生特优作文等佳作。请每次选送2—3篇,不要一次性寄发大量作品,更不要寄发未发表的作品和学生的平时作文。  相似文献   
82.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高校校报持续发展,不但能培养大学生记者实事求是的精神,更能提升大学生记者的文化素养与交际素养。  相似文献   
83.
高校校报与"受众本位论"双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作为新闻传播媒介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社会各类媒体的改革,如果“无所动容”,势必有发展滞后之嫌。高校校报只有借鉴当今中国媒体市场化经验,从满足受众需求出发,从传者本位向以受众本位转变,并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4.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的机关报,是高校党政领导联系全校师生员工的耳目喉舌,承担着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任务,在高校的宣传舆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全国高校校报普遍为一些问题所困扰,主要表现在: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报道内容陈旧,报道形式呆板,缺乏新意等,集中体现在可读性差。同时,  相似文献   
85.
浅议新时期高校校报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媒体激烈竞争的新时期.高校校报的传播受到巨大冲击。为了增强校报可读性.使校报真正成为师生的良师益友.校报必须从准确定位、创新办报观念、增强与读者的互动几个方面来吸引读者。尤其在创新办报观念上.要善于通过搞好深度报道的策划来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增强报纸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6.
高校校报获得全国统一刊号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办报认识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校报质量的提高。文章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校报的党政喉舌与群众喉舌、新闻与宣传、消息与通讯、新闻版与副刊、舆论监督与引导舆论、图与文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辨析关系,廓清认识,阐明要按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注编辑出版校报。  相似文献   
87.
88.
校报是以高等教育为宣传对象的一种新闻,它应当成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闻教育阵地,应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办出师范性,坚持为培养合格的教育人才服务;要发挥新闻的批评与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89.
浅谈网络冲击下高校校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信息化在教育领域逐渐普及开来。高校纷纷建立了网络平台,作为宣传、交流、新闻的主要平台。网络信息交流的优势是可以扩大信息储存的数量,提高信息可读性,扩展了信息所能接受到的空间。网络对高校校报的冲击逐渐凸显,两者的矛盾也随之增加。作者在文中通过分析近年来网络环境的发展对校报发展的影响,给出校报新时期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0.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和谐社会的延伸和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成为当前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校报是学校党政的喉舌,在舆论引导、宣传思想教育、监督反馈、上下沟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