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946篇
科学研究   143篇
各国文化   49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6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每忆及秦腔名家前辈,常情不自禁地就想起女须生黄金花。偶遇老同学"骆村红"骆振炳,他回忆说,在高培支指导下,他曾与黄金花配演《别窑》,刚一上场,黄金花一声"恨魏虎做此事太得短见"就博得满堂掌声。最后"砍袍哭别"表演,她声情并茂,唱念俱佳,愤恨激昂,哭声震耳,台下掌声雷动。戏完,谢幕三四次。我演了一辈子戏,也演了好多戏,唯和黄金花演唱《别窑》,是演唱生涯中最感慨的一次,也是最难忘的一次,至今回味,其乐无穷,她不愧是一代女须生名家。  相似文献   
102.
府兵制是隋唐盛世推行的一种兵制,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府兵制的研究历来为学者所重视,但隋代史料甚少,《隋书》还无兵志,这给研究隋代府兵制度带来极大困难,前贤便以考证隋府名目来扩展研究材料,取得了很大成就。后世出土数量巨大的墓志资料及一批虎符资料为继续扩展新材料提供了可能。本文在继承前贤研究基础上,着重搜检史籍、墓志资料及出土的隋代虎符中对河东诸郡兵府的记载,共搜检河东诸郡十二兵府,并对其进行系统归理与考证。  相似文献   
103.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并综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重新对《孙子兵法》加以注解,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同时借军事言政治,表达了其报效朝廷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04.
从时代语境、学术语境和学者问题意识的角度,考察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趋向,提出当代中国民俗学正经历从学科身份确立到学术品质更新的过程,包含了传承经典和知识创新两大主题。首先评述中国民俗学界建立和发展社会科学性质的民俗学的主张;其次评述中国民俗学界有关田野民俗志的新学说;最后讨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等领域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5.
《江门市志》及先其编成的《江门百年大事记(1854--1993)1对江门赖神会创立经过之记栽颇多舛误。赖神漫信会创立人之一冼锡鸿1941年手稿①《赖神缘起》、《本赖神会史略》对该会之创立经过有详尽描述,借助冼锡鸿手稿及其他相关材料,可使《江门市志》及“百年大事记”的舛误得以勘正。  相似文献   
106.
语文课上,不少教师喜欢针对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进行一番并列式的分解与重构,以期获得教学上的便利。这种教学处理,笔者暂且称其为块状教学。说到块状教学,很多教师会想起余映潮老师的板块教学。  相似文献   
107.
韩愈的<琴操十首>是我国历代琴操诗的扛鼎之作.它借古鏊今,笞挞现实社会中的佞人专权,表达诗人憧憬圣贤的诉求;它巧妙地化用本事抒怀,展现了诗人的忠君意识、遗弃意识、反省意识和自赎意识相互交织的独特心灵世界;它奇辞与奥旨同辉,生命与意象叠印,以无我凸显自我,从而做到了古今贯通,物我无间,使音乐与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音乐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关于韩愈故里和韩愈墓所在地的问题,历来都有分歧。通过对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明嘉靖三十七年《河南通志》、清康熙九年《河南通志》、清康熙三十四年《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以及清乾隆四十九年《大清一统志》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韩愈是修武人,韩愈故里在修武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清乾隆四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关于韩愈"河阳人"的含糊其辞的记载,缘于明侍郎耿裕成化二十一年《题韩家庄诗碑》的影响以及雍正至乾隆初年翰林五经博士继承权的纷争。但对于韩愈墓在孟县的记载,我们予以尊重,在此存疑。同时,对于历史上修武也有韩愈墓、韩氏祖茔而明清一统志、河南通志未予记载的状况,我们也持存疑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9.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力资本理论以及马克思全面发展思想有力支撑了高校建立"育志""育智"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文章以落实精准资助为根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价值引领、道德浸润、理想指引等构建育志系统,通过素质提升、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为重点内容构建育智系统,促进"红"与"专"相结合的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通过"大资助"的理念创新、"大数据"的方法创新、"大平台"的实践创新,实现经济资助、精神培育和能力锻炼充分融合,提升资助工作成效,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10.
《文心雕龙.通变》篇中关于"九代"的论说,各家的观点各不相同。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为中心,从刘勰写作《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和《通变》篇的主旨出发,对几个有争议的朝代(楚、汉、刘宋)的文学特点分别进行论述。无论从题材亦或手法,秦汉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是不能分割的;刘宋文学则多不符合刘勰的"宗经六义"的特点。通过较为详细的论说,最后得出结论:刘勰所谓的"九代"为黄、唐、虞、夏、商、周、楚汉、魏、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