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14篇
科学研究   11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7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陈建忠 《课外阅读》2011,(2):177-178
我们知道,乐谱是作曲家创作时一切乐思、情感的载体,乐谱上充满着作曲家想要告诉人们的信息。对于学生弹钢琴来说困难的是,他们认为只要能弹出所有音符就足够了,而不会去费心雕琢作曲家所精选的珍珠。而且不少学生识谱视奏的能力不强,弹奏时节拍不稳,节奏杂乱,乐句模糊,分不清走向,缺乏乐感,不能很好的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同时,我们有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也是片面的只讲弹琴,不讲音乐,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弹琴习惯和方法。鉴于钢琴教学中出现的以上诸多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将“歌唱”运用到钢琴教学中。实践证明歌唱对于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奏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节拍与节奏,引导学生如何弹奏好复调作品,帮助学生分清乐句走向,增强乐感,提高艺术表现力以及锻炼学生的演出心理素质等都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52.
卢晓华 《课外阅读》2011,(9):250-250
唱歌是人的本能,每个孩子对一些动嘶片插曲、流行歌曲都兴致勃勃甚至烂熟于心,但对音乐教材上的歌曲却置若罔闻,鲜有兴趣,为什么?是因为教材上的歌曲不够好听吗?是教师教得不够认真吗?不一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孩子们体验教材歌曲的次数远远少于那些动画片插曲、流行歌曲。唱歌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让音符润化课堂中的每个生命,引导学生快乐有效地歌唱,从而达到唱会、唱好、会唱的目标。  相似文献   
53.
歌唱教学是基础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后,歌唱教学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改变了传统歌唱教学中重歌唱技能技巧训练、轻学生感受与体验的做法,使音乐课堂多姿多彩,学生的歌唱兴趣倍增;在开放的、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了歌唱的乐趣。  相似文献   
54.
歌唱艺术,作为当前社会较为流行的艺术形式,能够在精神上为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在歌唱表演艺术中,演唱者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有效的运用合理的声乐技巧,才能更好的向听众表达歌曲的精神内涵以及主旨思想,进而打动观众,引发观众的思想共鸣,基于此,研究声乐技巧在歌唱艺术中的价值和作用就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本文旨在研究声乐技巧在歌唱艺术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55.
在《诗经》中有部分诗歌常被疑为错简,原因是诗的内容或抒情语气前后不合。这种看法有一定根据,但失之简单化。《诗经》作为实用性乐歌,其文本形态的最后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歌唱方式、配乐、应用等。本文以《雄雉》为例进行个案分析,试图找到一条解释《诗经》章句不合现象成因的途径,从而为解诗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6.
语言是歌唱所独有的特点,注重歌唱语言的研究,对提高演唱水平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剖析了“吐字归音”理论,并结合演唱实践对如何“吐字归音”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7.
《唱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对歌唱艺术进行探索的专业著作。虽然它研究的是中国古代的戏曲演唱现象,且文字简扼,语言难懂(为宋元语言),令今人读来颇为费解。但经过后人对其精辟言辞的不断研究,《唱论》中对歌唱理念的高度提炼,使历代歌者从中得益匪浅。相比现在大量的国内外声乐文论,《唱论》中许多声乐理念的科学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它对我们当今的声乐教学仍有着实际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三种角度再次审视《唱论》,意图找出和再次认识《唱论》中的歌唱理念对当今声乐教学理论的借鉴和启示。以期更好地体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58.
我国现行的歌唱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即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目前众多有关声乐教学的书籍中,提到大多的是教师如何去教授学生,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阐述如何进行声乐教学。笔者通过对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大师沈湘先生对声乐教学见解的理解,以及本人多年声乐学习的感受和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9.
歌唱表演的激情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积极情绪,这种情感能使表演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能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更为丰富的内涵。演唱者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能使歌唱的激情与发声技巧协调统一,使欣赏者获得新的艺术感受,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0.
歌唱是一个复杂的发声运动,它带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技巧性,由于学习过程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缺乏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导致歌唱学习中各种不同嗓音问题的出现,本文对常见的嗓音问题形成的原因、症状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音乐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