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854篇
科学研究   99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105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3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论文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的考察和梳理了西方经济正义思想的历史嬗变,阐述了古希腊的经济正义思想、中世纪的经济正义思想、近代西方的经济正义思想和当代西方的经济正义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正面临着“正义”的现实问题,研究西方经济正义思想,目的是为建构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经济正义理念和价值原则提供广阔的理论视阈和思想支援。  相似文献   
52.
经济正义正义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体现。人对分配正义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在经济生活中就表现在经济正义。学界对经济正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自主权利、分配正义、主体心态、人的本质这四方面。这正是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重要内涵。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当下的发展观,是经济正义在新时期的体现和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53.
大学生法律教育重在树立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对法律背后正义的追求。但是,法律背后的正义是一种绝对价值,可望不可求,而看得见的程序正义则是走向法律背后正义的桥梁。本文就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程序正当的首次规定,通过阐释程序正义的意义,探讨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与现状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影响,提出在高校里要彰显程序正义理念,为大学生法律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4.
冤案的发生暴露出现行侦查体制在程序公正、人权保护以及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在程序正义的大视野下进行改革.只有满足程序正义对侦查工作的最低要求,才能基本实现侦查程序的公正合理,兼顾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5.
审视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在我国的现状,积极建构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是控辩双方对抗式诉讼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应完善现行立法,维护刑事审判程序的公正高效进行,通过程序正义最终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6.
傅金兰 《成人教育》2007,(11):87-88
植根于漫长人类社会中由于阶级背景差别而造成的人们成就机会不平等的现象,应当通过教育的适当措施加以补救。要消除贫穷、社会不平等、种族主义和歧视,从而使下层社会的人民有机会享受更好的生活,教育是其动力之一。而终身教育思想则适应了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并以其特有的广阔视角反映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需要,因此它最终必将汇入实现社会公正的动力。以人的解放、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必然注重人们平等机会的实现,并最终以建立一个符合社会正义和全民幸福的学习化社会为目的。  相似文献   
57.
儒学正义功能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富矿。"仁"之真诚、正路、理想,"义"之正当性和适当性以及"礼"之沿革演变,为政之道和舆论评判系统,这些方面的内容对培育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的传承价值和明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8.
教育公平问题作为现代社会公平价值的体现以及当今中国社会诸多社会问题之一,而今已成为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认识和实践的经验,但是教育公平问题的依然热门说明当前教育公平的现状与人们所追求的所期望的状态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在深入研究作为价值前提的正义理论基础上于认识论层面形成全面正确的和谐性教育公平观是当今亟待解决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59.
论墨子学说     
墨子学说以救世为旨归。墨子从出诸社会的意志、功能和基本利益出发,为社会设计了一套符合理性、正义的“天志”“贵义”原则,用以为建设合理的社会和政治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这一原则体现于社会政治层面,便是“兼爱”的价值内容。他强调“行兼”,主张身体力行,把“蹈义”“利天下”作为实现其思想学说的活动层面的保证,这使其学说洋溢着实践理性主义的价值光芒。  相似文献   
60.
行政回避制度是行政程序法上的基本制度。行政回避发生在行政程序中,与公务员回避、司法回避有一定的区别。行政回避制度根源于英国的自然正义原则及美国的程序公正原则。在行政程序法中,目标模式、基本原则、基本制度是密切联系的,由此,行政回避制度的逻辑起点在于人们对程序正义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