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855篇
科学研究   99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107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3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生理需求是自然人的新陈代谢过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满足其生理需求的行为是合理的、必要的,这是劳动权的一部分。工伤认定案件的裁判中,适用生理需求,是保护劳动权的要求,是工伤认定符合人权发展的需求,更是现代法院实现正义的追求。以工伤认定的基本要素的角度来分析,生理需求适用的前提是其必须合理、必要,且必须与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等工伤认定要素相关联。  相似文献   
992.
1.阅读下列材料:亲爱的英缅印各邦人士暨侨胞:中国艰苦奋斗,五年于兹,其目的在于粉碎暴日侵略迷梦,期谋世界和平;当此敌寇回光返照之日,又将魔手伸入南太平洋各友邦之领土,企图危害缅印安全。此次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全在协助友邦。消灭民主国家公敌——日本强盗,争取人类正义,世界和平。今在入缅之初,谨以数端,敬告我友邦人士及侨胞父老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993.
仁慈抑或正义——谈现代社会保障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具有伦理性的社会安全制度,需要道德的辩护与支持。仁慈因其非约束性、等级次第性并带有施舍色彩的天然弱点,失去了担当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道德基础的依据,而正义则以其应得和法度的语义获得了构成社会保障道德根基的资格。然而,正义的社会保障制度。仍需仁慈为其运行提供价值引导和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994.
道德体现人的品行和性格两个方面,而社会道德则反映社会民众整体素质水平,也同时反映这个社会的民族信仰和理念。“5.12”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楷模,作为国家行政伦理主体的公务员、国家机关,在处理“5.12”抗震救灾这样的事务时到底应具备什么样的伦理道德呢?本文先进行概念梳理然后进行论述,得出行政伦理主体应具备的三方面的伦理道德观点,进而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95.
自然法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权利的发展史。自然法与正义观念密不可分。在权利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西方的正义观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世纪以前,权利观念体现于自然法"各守本分,各司其职"的神的正义观念之中。这样的权利观念只能是义务本位的。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法带领着人们寻求自然的正义,指引着西方权利观念向权利本位的转换。这样最终才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权利概念。  相似文献   
996.
刘晓夏 《新高考》2008,(2):65-65
第一次到中国政法大学,着实被吓了一跳。车子驶出方方正正的北京城,在八达岭高速上飞奔了很久才把我放下。学校坐落在北京的后花园——昌平。这是一个小而朴素的校园,映衬着背后的山峦。入学第一天,我们在礼堂宣誓:"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守政法之圣洁!"这是我们法律人的誓词,至今仍铭记心中。  相似文献   
997.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政府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政府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集中办公的场所,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服务宗旨,体现了党和政府亲民的良好形象,较好地解决了政府部门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问题,有利于群众在平等的条件和环境下从事各项活动,从而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8.
司法公正是各国司法改革追求的永恒目标,然而司法实践中的"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极大地损害了司法的权威,因此,司法公正首先要解决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文章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研究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的问题,探求了影响我国司法改革的文化、社会制度、传统思想的深层次的原因,并针对个人社会资本对司法正义的影响,提出了应加强对弱势诉讼主体进行保护以及对社会资本负面作用的防范之策.  相似文献   
999.
古希腊社会契约文化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蛹化"过程:古希腊特有的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自由理念,而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意蕴最终催生了社会契约论的诞生.自由是契约的目的,契约是自由的形式.西方国家的法治内容与结构,实乃对这种契约目的与形式的反映.习惯于寻求实质正义的传统中华思维模式,应当抛开对社会契约论的"唯物"与"唯心"的争论,尝试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反思契约理念中蕴涵的法治精神,着眼民主的结构与程序,建设我国的民主法制.  相似文献   
1000.
长期以来,分配正义范式几乎是解决教育不公正问题的唯一方案,但是教育分配正义并不能矫正微观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中的不公正行为,也无法消除人格蔑视、尊严羞辱、身份拒绝、价值歧视等教育不公现象。本文用承认正义理论审视这些教育不公正现象,以推进教育正义从"分配"向"承认"的价值转向,实现教育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