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1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田宏杰 《红领巾》2004,(5):45-49
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不仅有统一的根据存在,而且在统一的正当化原理的范畴内,仍有多元论的个别正当化原理的存在,使得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仍然可以发挥重点各异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元论的主张对于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本质的阐明和体系的建立更为合理.而法益衡量说因其所具有的客观性、明确性和概括性等特性,既能对法益保护这一刑法终极历史使命给以有力的说明,又能为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的立法制度安排和司法实践操作提供明确、具体的标准,还能为形形色色、结构各异的具体的正当化行为的正当性根据提供充分的理论论证.所以,法益衡量说能够成为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正当性的统一根据,为刑法中正当化行为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2.
《宜宾学院学报》2019,(3):41-46
虽然科研自由权作为文化权利的子权利在我国《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但它应当受到限制。对科研自由权进行限制是为了维护人类生存、人的尊严和保证科研的良性发展与规范科研秩序的需要。科研自由权应当接受我国《宪法》中人格尊严条款、人权条款、公共利益与他人合法权利、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的限制。为了维护人类尊严,宪法学必须谨慎处理好科研自由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既要保证科研自由权得到充分地行使,又要保证科研自由权不会侵犯到人类的尊严和自由。  相似文献   
103.
教育产业化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改革损害了学校的公众形象,这表现在诸如“学店”、“企业”、“官场”等若干隐喻中。这些隐喻表明学校面临着一种正当性危机。这具体体现为学校社会整合功能的消解、专业自主性的弱化与教育精神消失于应试教育中。因此,学校改革也是一种道德面貌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一种管理行为,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存在各种动机。正当性原理解释了管理者们披露环境信息的行为动机,为研究环境会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然而现阶段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5.
国家为了达到惩罚犯罪的目的必然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体人权带来一定的限制或剥夺,但这种限制或剥夺只有在惩罚的目的需要和被限制或剥夺的实体人权本身是正当的前提下才是正当的,具体到司法实践中就是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体人权必须坚持相应性原则、节俭性原则与程序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6.
现代社会已经把社会保障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通过宪法、国际人权文件等形式确认下来,社会保障权的存在有两个正当性理由,一是实现“民主的平等”的正当性(趋向平等的正当性),二是作为个人权利的正当性.社会保障权反映了个人权利与平等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不是达到了平等才能实现个人的权利,而是在完善个人权利的保障过程中趋近平等.社会保障权是“通向平等的权利”基石.  相似文献   
107.
正义的难局     
我国古代分开使用"正"与"义"二字。"正"是指一个人的言行合乎身份与地位,因而具有正当性。如孔子谈到政治领袖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此,"正"应该是指遵守及配合礼制与法律而言。"义"字有"宜"的意思,是指人群中"适当"的言行表现。譬如,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在此,"义"是指"道义",有如人生应行之路与应做之事。"正义"一词有"既正且义"的意思,涵盖一切既正确又适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8.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论肯定人类为自身需要之"自尊"及尊重自然界人类以外其他生物之"尊他"。"消费正义"论则以人类整体理性反思人类消费行为,主张合理、正当、适度和可持续消费。二者从深层次阐释了消费者参与循环经济承担法律义务的正当性。在当前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不良消费行为大量存在的情形下,消费正义从道德义务到法定义务的有效转化已成为必然应对。传统经济模式下消费者是"理性"经济人,循环经济背景下消费行为的本质是生态化消费。消费者参与循环经济的法律义务主要应包含如下方面:以生态消费为主要内容的适度消费义务、循环消费义务、妥善处置消费废弃物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9.
教育思维是以本真教育为思维对象,以教育的本真价值为指导方式的思维活动。教育思维虽然面向教育生活的实践,但却指向教育生活实践的价值问题,传达的是教育者理想中的教育形象,以引导教育者走向教育的理想和本真。教育思维具有一种内隐的应然的目的性,即时现实教育的批判和对未来教育的规定,教育思维的实然性正是以其应然性为教育实践正当性的基础。“自然好”是教育追求的永恒的价值基础和意义渊源,也是教育思维存在与显现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0.
论死刑     
死刑存废之争由来已久,立论点有十余种之多.死刑存置论者极力从死刑的威慑力来维护死刑的正当性,而死刑废止论者则以人权主义否定死刑的正当性.死刑的正当与否应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