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教育   1870篇
科学研究   591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254篇
综合类   259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2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韩严 《乒乓世界》2004,(5):57-57
乒乓球的技战术在不断发展,规则的三次重大修改更为其注入了加速剂,令欧洲选手固有的某些技术优势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希腊的格林卡就是一例,其反手不仅杀伤力大,而且能够连续组织反手进攻,甚至在中远台对拉,他应该是优秀选手中为数不多的以反手作为主要火力点的人。去年第47届巴黎世乒赛中,刘国正对阵科贝尔,王励勤对阵施拉格,以及格林卡冲入四强,都明确地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中国选手的反手在与欧洲同级对手相持中不占上风,显得比较被动,当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时,只有勉强侧身,经常导致自己的正手位暴露出大空档,甚至被对方凶猛的前冲力“冲死”,中国选手改进自身的反手技术环节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地掷球协会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中心和中国掷协的安排,由攀枝花教育局、攀枝花第四中学、攀成钢公司组成的四川地掷球代表团应法国和阿尔及利亚国家地掷球协会的邀请,在团长、省体育局党组成员、省体总副主席王建初同志的带领下,于2004年8月4~25日,先后访问了法国和阿尔及利亚,顺利完成出访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地掷球爱好者,一个老球迷。20年前,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运动项目时,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这项运动是从1984年两位意大利专家在我校办的学习班开始的。当时世界冠军安东尼奥采用的掷球动作均为上手持球法(手背在球当时认为这是地掷球这个新项目的新技术,一定要学会掌握,并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学习训练,最终掌握了这个动作。但在比赛中运用,命中率、效果总觉得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4.
四种典型落点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人们多对速度、旋转、力量较为重视,毫无疑问,上述要素的确是取胜的主要手段,但不可不论的是,好的击球落点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甚至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我们时常会听到称赞某个高水平徒手落点打得好时,用一个“巧”字来形容。离开了落点这人不可或缺的因素,要把球打得“巧”几乎无从谈起。今天,借这个机会同广大乒乓球爱好者聊一聊“落点”这个题目,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希望同好们可以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5.
叶茂 《掷球运动》2004,(3):29-29
五月,花都昆明。滇池畔,一边是花前月下成双成对的滇池公园,一边是2004年全国塑质地掷球锦标赛正在海埂国家训练基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天正在进行女团决赛。  相似文献   
16.
《掷球运动》2004,(3):12-13
在运用击球技战术时,应根据场上情况和本人技术特长选择采用滚击或抛击技术。  相似文献   
17.
18.
确保无遮挡发球的两大要点1.抛球时,手掌平摊,掌心展开,以基本垂直的方向将球向上抛出16cm以上,待球下落时再击球。2.抛球之后,至击球之前,球不能被身体的—部分或服装所遮挡。为此,非持拍手及其手腕、肩部不能停留在身体与球网之间的空间中。  相似文献   
19.
20.
曾经有一位中国人.他打球潇洒自如.对乒乓球有着独特的感觉。作为直板选手.他那大刀阔斧的正手进攻.以及绝无仅有的反手攻球征服了世界乒坛.他就是连续三届获得世乒赛单打冠军的庄则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