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314篇
科学研究   70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①太阳瘦瘦软软地枕在了山脊上,再射不出刺眼的光芒,只是无力地流出橘红的色彩,流在天上,流在湖里……  相似文献   
32.
[考试标准] 1.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和归纳。2.分析论据及其作用;补写论据。3.论证方法(包括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辨识、理解。4.论证结构的清理、划分。5.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逻辑性。  相似文献   
33.
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实验教学,突出形象化、直观化教学法,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学生智力是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4.
有一个成语叫做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就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原话是“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忽然而已。”出自《庄子·知北游》。临近毕业的人,往往对这个成语感受深刻。  相似文献   
35.
杨隽 《文教资料》2006,(34):107-108
在口语和书面语言中,比喻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修辞格,本文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对使用比喻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才能准确运用比喻运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英汉翻译中的修辞格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增加用词,引申词意,转换修辞格,转换比喻形象四方面阐述了英汉翻译中需要处理的修辞格问题,通过不同化背景下的修辞格的对比使用,以免解译不同章时所产生的误解,以便更好地翻译章,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7.
了解英汉动物设喻的异同对英语学习者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38.
任美玲 《现代语文》2005,(11):89-90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它要求"真";作为艺术,它要求"美".它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又要注重语文的人文价值,发掘其中的美学因素,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陶冶.  相似文献   
39.
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芸 《天中学刊》2005,20(3):38-39
柏拉图堪称西方的孔子,他首创的形而上学体系开启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先河。而其理念论是这一体系的主要形态。在其早期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它像是理念论思想之网上的一粒钻石,折射出理念论的丰富内涵;又像是一奈项链,把理念论串连起来形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40.
古典诗歌作品中的“疑”,除了作动词“怀疑”、“疑惑”、“猜测”等解释外,它在不少诗句中则要作“像”、“好像”、“似”、“类似”、“如”、“若”“譬”“欲”解读。这一项义释,在对仗句的“互同义”中可以找到有力的证据,且还可以修辞格中的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中得以证明:“疑”、“疑是”均属联系比喻句中本体与喻体的联系词(又称“喻词”)。但这一项义释,除了《广释词》、《诗词曲语辞例释》、《汉语大辞典》有此说外,其最常见常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均无此释义义项。这是这些工具书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