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314篇
科学研究   70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41.
比喻是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使语言形象化的重要手段。通常,人们是从句中使用的比喻词及本体是否出现来分析、辨识比喻句或比喻种类的,其实,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从构成比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层面上来认识、分析比喻。  相似文献   
42.
诗词中截取前人语句或使用前人事迹以为文,借以表达特定的意义,就是用典。因此了解一些常用典故,对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帮助。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典出《晋书·谷阝诜传》:武  相似文献   
43.
姚志忠 《甘肃教育》2011,(22):21-21
比喻是艺术创造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无论是白居易摹写琵琶声音,还是钱钟书刻画世相种种,比喻总是成为他们建构艺术殿堂的匠心所在。惊人的妙喻使读者醉心于作者非凡的创造力,也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得以提升。但在《琵琶行》《围城》里,比喻形成的意象是零碎的,彼此无涉。而《荷塘月色》中比喻形成的意象,则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是一串闪着光芒的钻石项链。  相似文献   
44.
郭莹 《甘肃教育》2011,(20):79-79
在化学教学中,要把抽象深奥、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变得有趣,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离不开比喻的妙用。如果把生动形象、贴切恰当的“比喻”运用在化学教学中,可增加趣味性、说服性,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45.
在较长的时间里,象作过像的简化字使用。可是1986年国家语委《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抽去了象(像)字条。因此,象也就不再作像的简化字使用了。我们必须清楚象、像二字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46.
作文教学更多强调情境教学,读书积累.细心观察生活写日记等教学方法,这固然是有效的;但不少孩子即便有话可说了,仍然有语言芜杂、枝蔓、平淡等毛病.不会观察生活,对生动的描写只觉得好不知道为什么好以及自己怎样能写好等诸多问题。为此教师有目的地精细化指导便必不可少了。所以我尝试从细处入手.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精细化作文指导教学的初步探索。例如针对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平淡,缺乏表现力的情况.我精心设计了一堂“用比喻点亮作文”的作文精细化指导课。  相似文献   
47.
校园圆舞曲     
校园的小路、上课的铃声、教室的灯光、庄严的队旗,欢快的歌唱……所有这一切,组成了美妙的校园圆舞曲。这一期素材收藏夹所选的反映校园生活的诗文片段,是你所熟悉的,也是你所喜欢的。片段一向队旗汇报集合!我们在队旗下集合。像一株株早晨的花木,组合成祖国大地上规整的苗圃;又俨如一排排忠诚的士兵,集合在祖国面前,静候着,静候着一道军令。集合!我们在队旗下集合。  相似文献   
48.
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有关字形字音、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因为知识储备不够而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难免会遭遇尴尬。因此,从2011年第9期杂志开始,我们新增趣语文栏目,为大家积累语文小常识,开拓创作大视野。  相似文献   
49.
比喻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喻词都齐全的,比如甲像乙;暗喻喻词是是、为,比如你是红花,我是绿叶。借喻则是本体、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比喻的事物即喻体。比如下面故事里的这副对  相似文献   
50.
《坛经》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主要目的不是增加文采,而是"打比方",即用听者熟悉的事物来解释说明不熟悉的事物,以使自己的思想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解。在《坛经》的英译本中,根据具体情况,原文中的比喻表达或被复制,或被更换,或被省略,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