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0782篇
科学研究   271篇
各国文化   65篇
体育   438篇
综合类   344篇
文化理论   88篇
信息传播   198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913篇
  2012年   1079篇
  2011年   1298篇
  2010年   1000篇
  2009年   924篇
  2008年   1176篇
  2007年   813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蕾  青石 《档案时空》2005,(3):9-12
自1963年9月6日这一天起,中共中央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的名义,陆续发表了针对苏共中央的九篇系列论战文章,即所谓“九评”。  相似文献   
82.
《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在20世纪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先后出版,距今已有四五十年之遥。关于对这部名著出版史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当年直接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多已离开人世。据今年已八十九岁高龄的老出版家王仿子同志回忆:“1949年6月,我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调到出版委员会,任印务科科长。那时候新版《毛选》的排版、校对工作正在进行。出版委员会主任黄洛峰对这部伟大著作的出版工作慎之又慎,制定了一个严格的保密制度,只允许少数人接触这项工作……这项保密制度使现在的调查工作十分困难”,因为当年“直接经手这项工作的黄…  相似文献   
83.
周宜一 《视听界》2006,(3):68-69
一、“诗”与“视”的审美互动1.诗歌与电视的审美交汇诗歌(poem)与电视文献片(documentary film)的审美与解读在艺术鉴赏方面有着同形同构的关系。在电视文献片的艺术鉴赏中,“诗”与“视”的结合若不能激起审美接受主体的强烈美感,那么“诗”这种文学形式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视”的意境之美也无从谈起。因此,关注意蕴的具体内涵,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主体在鉴赏过程中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电视文献片创作的关键所在。2.视觉语言的提炼《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这部二十集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运用反常规的拍摄思路,以…  相似文献   
84.
1953年,毛泽东委托范文澜、吴晗组织整理、标点《资治通鉴》。1956年,《资治通鉴》点校本由古籍出版社出版后,毛泽东反复阅读、浓圈密点、作批写注,共达3000余处。①1958年,毛泽东又指示点校“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当年9月13日下午,范文澜、吴晗邀约尹达、侯外庐、金灿然、张思俊商讨此事。会后,范文澜、吴晗联名于10月6日给毛泽东写信:主席:关于标点前四史的工作,已遵示约同各方面有关同志讨论并布置,决定于明年十月前出书,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其余二十一史及杨守敬历史地图改绘工作,也作了安排…  相似文献   
85.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16):86-86
《毛泽东传》;《横站生涯五十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史学九章》;《这只是一部电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86.
郭慧 《新闻传播》2006,(11):8-9,16
1934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万里长征,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像一块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战史专家和艺术家。探究长征胜利的原因,人们最常说起的就是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才能、各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努力和集革命英雄主义、革命集体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为一体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87.
《浙江档案》2006,(2):60-60
曾在毛泽东家担任管家的吴连登最近回忆说:我从1964年到1976年主席去世。一直在主席家里管这个家。主席的家要说好管也好管,主席一分钱不拿,也不过问你怎么花。要说不好管。该花钱的地方必须花,主席买盒火柴、买包手纸都要花钱,一分钱都不能少花。  相似文献   
88.
长征精神赞     
梁波 《天津档案》2006,(12):50-50
10月,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936年10月.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89.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有人认为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甚至比林彪还高出许多,称他为现代“孙武”、“军种”。白崇禧也称他足“共军第一号悍将”,但毛泽东却对他别有看法,为何?其实,如果熟知党史军史的话,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90.
葛诗畅 《新闻窗》2006,(2):29-30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老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党报的组织路线和指导思想,也为党报群众工作做出了明确的历史定位。做好党报群众工作,过去重要,现在重要,将来永远都重要。本文仅就党报群众工作的历史定位,谈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