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5784篇
科学研究   159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359篇
综合类   255篇
文化理论   52篇
信息传播   173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毛泽东作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一生都为人民谋幸福的新中国缔造者,他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群众思想,也典型地体现到了其编辑出版工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2.
李晓勇 《天中学刊》2004,19(3):10-11
毛泽东早期只是认识到一般资产阶级的共性,尚未认识到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性。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又把中国资产阶级当作了革命对象。但是,在他作为民主主义者进行反对列强军阀的斗争时,曾提出并实施了联合资产阶级的主张。这一思想与实践,为他在党内最早创立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正确理论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3.
1951年批判电影《武训传》时陶行知先生受到牵连,从此曾被毛泽东誉为“伟大人民教育家”的一代宗师的名字在中国教育史上竟然销声匿迹长达近30年之久。陶先生受到错误批判,应该说有种种复杂的历史缘由,但是江青在其中所起的恶劣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江青为什么这样仇视陶先生,传说很多,而唐权先生《亲历一九五七》一书中有关陶行知与江青的一节提供了相当翔实的史料。有同志提议我们加以转载,让索敬陶行知先生而叉没有机会读到《亲历一九五七》这本书的老师们有机会了解这段史实。[编按]  相似文献   
114.
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民主思想十分丰富,宏观方面,他提出新民主义革命理论,并对其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作了界定;微观方面,通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党内民主建设、扩大人民民主权利等来推进抗日民主进程.毛泽东的民主政治思想对抗战胜利及共产党取得执政全国的地位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5.
生产力合理布局思想是毛泽东进行工业化道路整体构思的重要内容。它的产生经历了长期的过程,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重大贡献。毛泽东生产力合理布局思想兼顾国防,政治和经济三方面的要求,尽管后来偏离正确方向,但仍不失是实践中的真理,真理中的实践。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放沿海,创办特区特别最近的西部开发,则是毛泽东生产力合理布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6.
毛泽东与邓小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领导人,两人的长期合作基础奠定于中央苏区时期。本文主要论述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与邓小平以务实的精神,在中国革命的认识和实践上对中国革命的诸多问题达到了认同,也建立了真诚的同志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对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影响巨大,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17.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从中国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与变革的关系,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理论构想,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突出的时代特征对新中国政治制度建立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卢毅 《天中学刊》2002,17(3):16-19
毛泽东在开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获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但其晚年也存在着一些方法论上的罅漏及其在具体运用中的失误:一、在思想路线上,发生了经验主义对“实事求是”的僭越;二、在群众路线上,误入了两条歧途;群众观点与群众方法相割裂,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相混淆;三、在矛盾分析的具体运用中,出现了几处逾矩: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等诸对范畴的处理简单片面化。以下种种因素综合造成毛泽东晚年探索最终被错误趋向压倒。  相似文献   
119.
樊斌 《荆州师专学报》2001,24(3):122-124,,126,
写伟人毛泽东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第一本《毛泽东传》却是外国人撰写,而今第一个为诗人毛泽东立传的专著-《诗人毛泽东》问世了,作者刘汉民,地地道道的炎黄子孙,他以诗家,史家的浓墨重彩,将毛泽东的诗心,诗魂,诗人气质描绘得出神入化,光彩照人。  相似文献   
120.
毛泽东是一个个性特征极为鲜明的领袖人物,他的多元个性特征直接影响着其人生的追求和事业的成就,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极富挑战的人格,使他为追求自己的事业奋斗不息,既取得了世所罕见的丰功伟绩,又留下了急于求成的遗憾;他同情弱者、追求平等的个性,既使他实现了农民政治上的翻身解放,又使他无法完成国家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他务实的个性,使他的兴趣偏向于实践斗争,而不是理论的追求。这些个性使他成为了一个功绩和失误都很典型的历史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