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5784篇
科学研究   159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359篇
综合类   255篇
文化理论   52篇
信息传播   173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蓝鸿文 《军事记者》2008,(11):47-48
六、《人民日报》“大白菜也上了头条” 1964年12月5日,《人民日报》第一版的内容如下: 头条新闻:毛主席声明彻底揭穿美帝罪恶阴谋鼓舞压迫人民打碎帝国主义枷锁。  相似文献   
62.
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一个刚刚二十出头搞摄影工作的年轻人,荣幸地走进了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地--中南海.  相似文献   
63.
1976年1月.我正在《毛泽东选集》翻译组工作。8日下午,组里传开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因身患癌症于当日与世长辞。听到这条不幸的消息.一时惊呆了,简直难以相信真有其事。和全国人民一样.全组同志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9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关于周恩来同志逝世的讣告.证实了人人不愿意相信的噩耗。全组同志潸然泪下,根本无心继续工作。凡是给周总理当过译员的人.谁不记得他那崇高的人品和渊博的学问。 10日.天气严寒。上午,我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前往北京医院,向总理的遗体告别。当时,我正闹严重的胃溃疡。一着寒风.肚子疼痛难忍。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亲眼看看总理的遗容。1点30分.我们和其他人排成两行长长的队伍.鱼贯进入告别室。告别室门口悬挂着黑黄两色的绸带。在那让不大的房子里.躺着一代伟人。只见他两颊下陷,脑门显得特别宽大,仿佛装满了人类的智慧。眼望着总理遗体.顿  相似文献   
64.
牌子 《大观周刊》2006,(41):42-42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放置在厂区中心广场。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起步。  相似文献   
65.
张蕾  青石 《档案时空》2005,(3):9-12
自1963年9月6日这一天起,中共中央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的名义,陆续发表了针对苏共中央的九篇系列论战文章,即所谓“九评”。  相似文献   
66.
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在20世纪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先后出版,距今已有四五十年之遥。关于对这部名著出版史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当年直接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多已离开人世。据今年已八十九岁高龄的老出版家王仿子同志回忆:“1949年6月,我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调到出版委员会,任印务科科长。那时候新版《毛选》的排版、校对工作正在进行。出版委员会主任黄洛峰对这部伟大著作的出版工作慎之又慎,制定了一个严格的保密制度,只允许少数人接触这项工作……这项保密制度使现在的调查工作十分困难”,因为当年“直接经手这项工作的黄…  相似文献   
67.
周宜一 《视听界》2006,(3):68-69
一、“诗”与“视”的审美互动1.诗歌与电视的审美交汇诗歌(poem)与电视文献片(documentary film)的审美与解读在艺术鉴赏方面有着同形同构的关系。在电视文献片的艺术鉴赏中,“诗”与“视”的结合若不能激起审美接受主体的强烈美感,那么“诗”这种文学形式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视”的意境之美也无从谈起。因此,关注意蕴的具体内涵,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主体在鉴赏过程中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电视文献片创作的关键所在。2.视觉语言的提炼《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这部二十集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运用反常规的拍摄思路,以…  相似文献   
68.
1953年,毛泽东委托范文澜、吴晗组织整理、标点《资治通鉴》。1956年,《资治通鉴》点校本由古籍出版社出版后,毛泽东反复阅读、浓圈密点、作批写注,共达3000余处。①1958年,毛泽东又指示点校“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当年9月13日下午,范文澜、吴晗邀约尹达、侯外庐、金灿然、张思俊商讨此事。会后,范文澜、吴晗联名于10月6日给毛泽东写信:主席:关于标点前四史的工作,已遵示约同各方面有关同志讨论并布置,决定于明年十月前出书,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其余二十一史及杨守敬历史地图改绘工作,也作了安排…  相似文献   
69.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16):86-86
毛泽东传》;《横站生涯五十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史学九章》;《这只是一部电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70.
郭慧 《新闻传播》2006,(11):8-9,16
1934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万里长征,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像一块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战史专家和艺术家。探究长征胜利的原因,人们最常说起的就是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才能、各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努力和集革命英雄主义、革命集体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为一体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