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653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们的教学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我们的课堂要“顺应学生”“因材施教”——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求知欲望、经验基础和个性差异等。可是在平时的听课、研讨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上课时屡屡发生“柳暗花不明、预约不出彩”等学生游离课堂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2.
"起调"扣人心弦"曲中"才能引人入胜,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情节能轻松驾驭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导入的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专注到课堂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广州体育学院554名学生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物质追求”得分5.028±0.931,“个人成就”得分4.966±0.889,“求知进取”得分4.903±0.992;在性别上“个人成就”、“害怕失败”两个取向具有显著性差异,“小群体取向”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广州体育学院学生求知进取动机较弱,建议广州体育学院通过相关方式提高学生“求知进取”的学习内部动机。  相似文献   
994.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求知欲望的增加,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得人心。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  相似文献   
995.
2006年12月24日,由河南省科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办,人大附中郑州分校承办的2007年河南省英特尔求知计划“分享求知+孕育希望“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人大附中郑州分较举行。  相似文献   
99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学习,但思想品德课自身的理论性较强,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7.
依恋数学     
我在数学中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源于对它一往情深的依恋。圣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求知的"三重门"即知、好、乐。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兴趣者,爱也,好也;更高的境界,则是乐,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998.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必要的情感体验。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热情、积极的求知欲望、个性化的求异思维以及和谐的探究合作体系的课堂特点。  相似文献   
999.
一、情境势学法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的特点.创设具体可感的数学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小学数学活动课所使用的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抓好阅读教学,可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能深入理解有关词句所特有的感情。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