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22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两汉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娴熟的叙事技巧,以及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范本。经典之作——《十五从军征》对复员老兵家园荒芜的景象渲染得非常充分,对老兵还家后的行动也有详细的叙述,唯独不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悲哀。正如清代的陈祚明所言:悲痛之极辞,若此者又以尽言为佳。盖言  相似文献   
62.
闽西、贺州客家人同属中原汉人,因躲避战乱漂泊他乡,与当地原住民经过长期的杂居、融合,发展成现在既有中原汉族语言文化,又有当地原住民风俗习惯的客家人,由此产生的客家民歌不仅国内反应强烈,在海外也影响巨大,值得我们研究。在此,对两地客家民歌的旋律色彩作一番比较,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客家民歌。  相似文献   
63.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族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通过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研究历程的回溯与梳理,发现目前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可归纳为三方面:音乐的本体研究、音乐的民俗文化研究、音乐作为非遗的保护传承研究,其中以音乐的本体研究为主。目前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还缺乏从羌族自我、他者及二者兼顾的多视角就羌族多声部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化、跨学科地调查分析。文章依据格兰特"濒危音乐评估体系(MVEF)",以小姓乡羌族多声部民歌外部资源的支持度为例,就羌族多声部民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田野调查及评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4.
65.
66.
本论文从山西左权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方面分析左权民歌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对其代表作品《桃花红杏花白》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等几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总结,全面了解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7.
68.
民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地理多样性有着分明的特色,也因为此构成了盛行歌曲的曲风各异。东北的歌曲是我们民族歌曲的地理分支模型,它们的差异和特点更显明。本文对东北歌曲的教学方法和演唱对策进行了较为准确的解释,以期对东北歌曲和音乐的教学与技巧进行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69.
海南民歌源远流长,黎族是古越族后裔,善于“野音”。黎族五大方言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的民歌各有特色,文章以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音乐的调式、节拍、旋律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0.
信天游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如何恰当地把这颗民族文化瑰宝翻译成外语,让信天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必须先走好翻译这个最基本的一步。但目前对信天游翻译的专项研究仍处于极度贫乏状态。一方面应改善这种状况,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信天游翻译提供一些借鉴。先介绍信天游歌词的特点,再讨论三美原则指导下信天游的翻译,最后得出,在翻译信天游时应充分考虑到歌词特点和独特的意境,尽量做到三美,以便更好的将信天游进行宣传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