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58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0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五四”时期梁漱溟提出了他的早期文化观 ,其核心是文化三路向说和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有学者出于误读而认为这两个观点是互相矛盾的 ;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 ,是从民族性和时代性两个不同角度对文化本质的揭示。  相似文献   
102.
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猛烈撞击、中北亚民族的大融合以及游牧生存方式等因素,形成了契丹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念和民族文化心理。契丹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使契丹艺术呈现出既接受、借鉴汉族艺术,同时又重视艺术本土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3.
刘枫 《天中学刊》2004,19(6):95-97
把中西近代报业发展的形态相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的近代报业产生早、发展快,而中国的近代报业产生晚、发展慢。同时,中西近代报业诞生后在发展速度上也有明显差距,西方发展快,中国发展慢。中西近代报业发展形态的相异,与大文化观、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传播观念、商品经济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4.
东西方数字文化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东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数字文化观,对于不同或相同的数字,有不同的崇尚或禁忌习俗。对东西方数字文化观的对比和探源,深刻剖析东西方人们对数字的崇尚和禁忌习俗产生的原因,对于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和理解,对于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古代正史中为女子列传始于范晔的《后汉书》,其本意是罗列才行出众女子的事迹以资借鉴,而到宋朝《列女传》几乎成了“贞烈”女子的代名词。汉唐至宋,官方对列女的认知经历了从“以贻闺壸”到“以正纲纪”的转变,这自然导致了《列女传》中女子的入传标准从“列女”到“烈女”的转变。再加上宋朝对守节女子旌表程度的加深以及女德教育的深入,出现了盛行贞节观阶层的下移和标准渐趋严苛的趋势。但宋朝还是存在比较多的妇女改嫁现象,这也说明了宋代理学对妇女贞节观的影响在宋代是有限的,宋代官方对“烈女”形象塑造想要发挥的政治功效也并未完全达至,民众对官方意旨的接受和现实的情况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就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中国文化的出路两大问题对钱穆的儒家本位文化观进行了探讨和评析。  相似文献   
107.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确立了其文化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主体,因此,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就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的态度,就是评判文化价值取向的标准。强调文化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并明确了文化领域中继承、借鉴、批判、创新、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杨衢云,厦门海沧人,与孙中山创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并被选为第一任会长。他主张共和,反对帝制,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代杰出人物,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09.
节日饮食礼俗的形成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社会活动中,适应生产、生活的要求而创造出来的,许多年节形成和成熟于汉唐时期,并传延至今。每个节目都有不同的饮食礼俗,集中反映了汉唐文化的内容和色彩。  相似文献   
110.
外 交 决 策 与 内 政 决 策 共 同 组 成 行 政 决 策 , 二 者 有 共 性 , 但 外 交 决 策 又有 其 特 殊 性 。 以 汉 唐 时 期 的 外 交 决 策 来 看 , 这 些 特 殊 性 大 致 有 以 下 几 点 : 一 、决策 信 息 来 源 、依 据 , 具 有 特 殊 性 ; 二 、涉 外 知 识 及 经 验 在 外 交 决 策 中 , 具 有 重 要 作用 ; 三 , 根 据 信 息 反 馈 作 出 追 踪 决 策 的 情 况 , 较 为 频 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