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03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96篇
综合类   7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清代非常注重对北部边疆的经营和开发,但在汉族移民问题上带有很大的民族和阶级局限性。通过对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地区汉族移民政策的分析,论述了汉族移民政策转变的过程及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到满蒙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892.
<正>The Exhibition"Search of Immortalit Tomb Treasures of Han China",co-organized by Art Exhibitions China and the Fitzwilliam Museum of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893.
江山 《寻根》2012,(3):123-128
檀氏是中国汉族稀有姓氏,据正史记载和考古实物,可上溯商、周之际。清陈廷炜编《姓氏考略》中说:“檀氏望出高平(今属山东济宁)、平卢(今山东淄博淄川区)、清河(今河北清河至山东临清)。”这三个郡望中,以兖州高平檀氏有迹可寻。  相似文献   
894.
彭程 《武当》2008,(2):6-9
缠闭门简介 缠闭门,又叫化门,为峨眉八大门(洪、会、字、化、杜、岳、僧、赵)之一。缠闭门自祖师杨德三传承至今,已达三百余年。清雍正年间,国家虽已基本稳定,但满汉民族矛盾犹存,不少汉族义士纷纷反清复明,杨德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杨德三自幼饱读诗书,兼习少林拳功,闻武当内家拳神奇玄奥,遂拜武当高道习练内家拳剑。尽管从习多年,但因根基少林,仍未得内家拳之梗概。  相似文献   
895.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关于学生体质研究较多集中在对不同调研年各地区学生体质现状的描述和比较研究,而针对学生体质水平(如身体形态等)发展规律或动态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选择1985年、1995年和2005年7—18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身体形态指标为研究内容,在重点比较20年间中国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和速度的变化的基础上,揭示中国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规律的变化,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学生体质状况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我国中小学生1985—2005年间,身高、体重和胸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生长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长期趋势,但前10年(1985—1995年)和后10年(1995—2005年)相比,身高、体重和胸围增长值和增长速度呈现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身高“前快后慢”和体重“前慢后快”、胸围保持不变的特点。也就是说,我国学生长度生长水平的高峰期在今后可能速度会放慢,但是重量和围度生长的高峰期将会继续。(2)从1985年到2005年。我国城乡学生身体形态的生长速度具有整体加速、快速增长期提前和持续增长期延长的基本特点。(3)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突增期在20年间没有明显改变。但是,城市和乡村男生胸围突增期延迟的问题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96.
采用1985年-2005年间4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对我国汉族7~22岁儿童青少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变化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我国汉族学生身体机能与素质水平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发现:(1)20年来我国汉族学生机能和素质总体变化特征为速度素质和爆发力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除13~18岁男生外,其它学生的力量耐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耐力素质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不仅表现在学生持续跑动能力上,而且在心肺功能上也表现出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在1985年至1995年10年间,除城镇男女学生耐力素质有所下降外,我国学生其它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男女生爆发力和速度素质提高幅度较大,而耐力素质下降最大则是处于高中阶段(16~18岁)的学生。(3)在1995年至2005年10年间,我国学生机能和素质呈全面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耐力素质。城镇学生下降幅度大于乡村学生,女生下降幅度大于男生,中学生幅度大于小学生。进一步分析这10年的变化情况发现,在2000-2005年这5年里,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幅度.比1995—2000年的5年里下降的幅度大。(4)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与体育锻炼不足有较大关系,主要表现在参加时间不足和参加程度不够。(5)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还处于“泛化”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评估体系尚不能很好的围绕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素质而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897.
本文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体育锻炼不够、睡眠不足、营养不够和精神紧张等,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为体育教育改革和学生健康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大学生的“大健康”和终身体育教育提供一种建议途径.  相似文献   
898.
黄柳倩 《体育科技》2008,29(1):85-88
利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结果,对玉林师范学院19~22岁汉族学生体质的有关数据运用克托莱指数、维尔雏克指数以及营养等级进行分析,从而为有关教育部门的决策和学校今后的卫生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可比性基础资料.结果表明:玉林师院19~22岁汉族学生营养不良的程度较为严重;营养不良存在城乡差异、男女差异;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生活、教育条件和锻炼机会.  相似文献   
899.
采用测量、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和专家论证等方法,对内地藏族和汉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内地藏族与汉族大学生除身高指标、肺活量/体重指标、男生台阶实验指标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他各项指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增强内地藏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00.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云南省彝族和汉族大学新生的体育态度进行比较,发现彝族和汉族学生普遍认可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来自城市的汉族和彝族男女学生在体育态度均未见明显差异,来自乡村的彝族女生在身心健康维度上明显高于汉族.此外,彝族男生比汉族男生更加认可体育的社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