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82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通过对孔子“何以”及“如何”创作《春秋》的考察,汉代今文经学家在《春秋》释义过程中引领出的关于“文”的看法和观念形成一套经学文论话语,其实质是如何在语文写作中寄寓王道理想。今文《春秋》释义分别在“文”的发生论和创作论上发生了意义,而其以“王道”统摄《春秋》释义的基本思路,更决定了其“尚用”的功能论。  相似文献   
92.
武亿是乾嘉时期中州汉学的重要人物,在经学、金石学、方志学等领域造诣极高。他治学尊汉儒、重实用,以经术饰吏治,学风敦实。在治经方面,从研究经书句读起步,疏解经书义蕴;在金石研究上,注重以金石考证经史,正经史记载之讹,补经史记载之阙,同时又不盲信金石;在方志学方面,注重内容切实、考证精良、体例严谨、资料丰富、征录金石,对中原修志作出了重要贡献。武亿在中州地区理学盛行的情况下提倡汉学,成为乾嘉时期中州汉学第一人。  相似文献   
93.
经由先秦时期对礼的探讨和理论阐发。至西汉之世,随着统治者由对“无为而治”黄老之术的偏爱转向“罢础百家,独尊儒术”的经学取向,以及与此时势相应思想界由黄老之学向儒家经典转向的张扬,礼学思想因社会转型的需要。在政治和思想交互作用取向下应运而兴。在此思潮之下,三礼之学规模粗具,各有传人,各具致思,且颇与政治、世运相起伏。虽其未能大行于世。然已俨然参与到寻求社会治乱之列。尤可注意者,司马迁、班固对礼学演进所作的梳理和总结,开启了礼学学术史的门径,且成为此后历代所遵循的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94.
本文主要就《经学历史》所展现的部分内容,结合其他资料,谈了一下作者对经学梳理、门户之争、经学与政治的关系、实事求是的研究观点等几个方面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5.
传统诗经学对《诗经》的文化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诗经学忽视“诗本义”而却以解经为主流,故一直受到学术界非议。本文借助哲学文化人类学原理,对传统诗经学对《诗经》的文化还原进行了审视。笔者认为“诗本义”让位于《诗经》的文化解读根源于《诗经》的文化本质,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诗经》的文化解读主要体现在历史、礼仪、伦理等三个层面。《诗经》的解读过程其实就是历代学人对中华文化的参与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96.
服虔是我国东汉末期著名的经学家和语文学家,他对《左传》的研究在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主要成就还表现在对传统语文学的贡献上,其《通俗文》对我国的文字学影响巨大。着重论述了《通俗文》的成书、流传、内容、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97.
荆州学派是汉末一地方性的经学派别.是两汉经学与魏晋玄学及南学的中间环节。它的形成、发展与解体无不深受着刘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白虎观会议在东汉政治史、思想史、经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有关史料详加辨析,发现白虎观会议并非只有一次,而是在明帝永平元年和章帝建初四年各召开过一次;永平元年会议后诸儒据《谷梁传》著《白虎通义》,建初四年会议后则编撰《白虎议奏》.后人误将二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99.
正名思想源自孔子,它立足语言文字名实关系的深入分析,对中国训诂学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呈现出"正反合"的整体规律。先秦时期,正名思想落实于具体的语文解释,开启了声训、形训两大体式,为语言文字的理据探寻提供了基本的训诂形式,这是正题。到了汉代,正名聚焦于经学、小学领域,其鲜明的经学化倾向导致了训诂的随意性与名实混淆,走向了正名的异化,这是反题。汉末以许慎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家纠正流弊,树立起训诂学的实学传统,实现了正名的复归,这是合题。秦汉"小学"是中国训诂学史的开端与底色,在正名思想的影响下,奠定了训诂学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00.
中国经学源于西汉时期,而商丘是经学发展最兴盛的地区之一,梁国经学影响深远,对后世的文化发展起了奠定基础和开拓道路的作用,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