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教育   2451篇
科学研究   2330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95篇
综合类   212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40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505篇
  2013年   441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当前,信息化的发展呈突飞猛进之势,由卫星电视、互联网所组成的资讯高速公路使全球率先实现了信息一体化,进入到时间和空间不再限制信息交换的新阶段,人们能够通过声音、数据、文本或图像向世界任何地方任何人,以光速传递任何信息。世界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表现出对于信息的焦虑,各国都把信息化的发展当作国际竞争的前沿,不惜花费巨资来进行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建设。然而,信息真的是越多越好吗?从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对此表示怀疑。信息化在突破原有的传统瓶颈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的困扰…  相似文献   
13.
污染图书处理规则及实例释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污染图书处理提出规则和实例释疑。污染图书有恶意污染和无意污染之分,污染图书程度可以分为4种类型。提出污染图书的检查程序与归责方法。结合6种污染图书处理实例,说明怎样规范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图书馆不具备处罚读者资格,制订包括污染图书处理规则等读者工作制度应当符合民法规则。  相似文献   
14.
陈红斌 《新高考》2007,(Z2):38-44
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无误、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腈纶囫囵抡大锤语无伦次美轮美奂B.锒铛走廊铁榔头不稂不莠螳螂捕蝉C.答腔耷拉褡裢儿一沓钞票前言不搭后语D.马弁便利辩证法漫山遍野事实胜于雄辨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  相似文献   
15.
普及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人们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共同为保护和治理我国的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后,我们真的感受到信息时代的到来,从电视机的普及到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社会的科学、文化、经济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然而这类产品由于使用寿命限制,更新换代的加速,也加快了淘汰的速度,如果把报废产品随意丢弃、填埋或焚烧,将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7.
18.
污染环境罪的各争议问题均可回归到保护法益层面。以生态学的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论为基本立场,污染环境罪的保护法益为环境法益和人类法益,其中环境法益是基本法益,而人类法益为加重保护的法益。环境法益实质为环境生态利益,其包括环境生态功能利益与环境承载力。对于环境生态功能利益而言,污染环境罪为实害结果犯;但对于环境承载力而言,污染环境罪是具体危险结果犯。  相似文献   
19.
春节,我们"绿色"了吗?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不但商家、消费者要思考,政府方面更要思考,要想改变不"绿色"的状况,就必须由政府出面调控,通过设定标准或通过行政、法律手段制约商家的行为,以减少浪费,减轻污染。  相似文献   
20.
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而网络信息污染问题伴随着网络的诞生便与之俱来,且日趋严峻。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媒介地理,也超越了人类的心理鸿沟。网络给人类的交流与通讯所带来的便捷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