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09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高校思想政治法治化是依法治教的客观要求、依法治校的重要支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构建过程中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救济程序、优化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42.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之一,由宪法第三条所确立。宪法第三条民主集中制条款的实质是我国的权力分配条款,蕴含了"民主→集中→分工"的权力运行方式和权力统一的前提下对权力进行按类别划分从而具体分工的权力分配方式。中央与地方关系作为纵向权力关系,其活动在民主集中制的宪法原则之下。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是民主集中制法治化的一部分,民主集中制的法治化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3.
民主政治法治化是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难题。纵观世界各国民主政治法治化进程,无论是英、美、德、法等欧美发达资本主义民主国家,还是二战以后印度、以色列等新兴的民主国家,以及20世纪末开始转型的俄罗斯、智利等苏东国家及拉丁美洲的部分转型民主国家,都相继走向了民主政治法治化之路。民主政治如何法治化?在各国民主政治实践中,既表现出了共同的特征,也显现了各不相同的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44.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是现代大学制度下学生事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前提。其基础价值是建立学生事务工作新格局,体现为"秩序";核心价值取向是实现现代大学治理优化,体现为"正义"与"效益";目标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为"自由"。同时,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模式构建还要遵循价值性、适应性、协调性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5.
从依法治校的角度探析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意义,探析其中存在的无法可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等现状,提出相应的增进学生管理法制化的路径,以此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46.
印树霞 《华章》2007,(10):5
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论的研究应当善于发现、研究、总结、宣传和推广,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和相对独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7.
大学生管理法治化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管理中非法治化现象依然存在。大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一项迫切的工作。各高校应当以贯彻落实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契机,更新观念,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依法定程序管理,共同推进大学生管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48.
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应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相应的转型与变革.高校应当在自主权范围内,主动探索适合本校环境、符合法治精神的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理论审视和现状分析,对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进行梳理和探索.  相似文献   
49.
依法治校是高校对党和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有力贯彻和具体实施。辅导员工作使党的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高校的规章制度得以在学生中执行和实施。正是因为这一特殊地位和作用,高校辅导员在依法治校中承担着重要的主体责任。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依法治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主要由市场诱致而成,职业教育集团内存在着关系复杂、主体模糊与归责困难等法律关系不清的问题,这主要由我国在职业教育集团上认识存在误区、法治意识不强与相关法律缺位所致。认清职业教育集团的市场本质与法治精神,并以公司化的方式改造职业教育集团,以公司集团为最高法律形式的顶层制度设计,才是职业教育集团法治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