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篇
教育   35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在断断续续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的时候,报纸上零零星星的有关于赵家璧百年诞辰的纪念文章.大家普遍认为赵家璧先生的主要功绩在于他当年主编、策划,出版过<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学丛书>、<一角丛书>、<晨光文学丛书>等,其中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良友文学丛书>出版了鲁迅、茅盾、老舍、巴金、丁玲等人的作品.据说,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郑振铎、阿英等人也都与赵家璧有过合作.  相似文献   
72.
十多年前,贾平凹《废都》面世,当时很热闹了一阵子。据作者说,这是他"安顿灵魂"的一部书。媒体称它是中国版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而我的浅薄感觉则是:此书似是按《金瓶梅》洁本模式  相似文献   
73.
我的语文观     
我虽然是从事建筑技术科学研究的理工类人士,但从小就与语文结下不解之缘。我父亲吴秋山是长期在高校讲授古典文学的学者,也是诗人、散文家与书法家,其作品曾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及续编,母亲林得熙也是中学语文教师。受家学之熏陶,我跟父亲学习诗词格律及书法,养成吟诵诗词的习惯。  相似文献   
74.
《中文自学指导》2010,(5):103-103
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中文学刊杂志社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与人文研究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于6月23日在沪召开。《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文艺理论与批评》、《新文学史料》等全国多家学术期刊主要负责人及沪上各高校专家与会,以《现代中文学刊》创刊一周年为契机,共同探讨中文学术期刊及学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5.
《夜渡》是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的一篇小文章,梳理它的形成、发表、被弃过程,有助于了解孙犁写作策略上的诸多考虑及其在主流意识形态与五四新文学影响之间寻求契合的努力。探讨其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深入了解解放区文学的复杂与多姿以及孙犁作为解放区文学代表的独特性。作为知识分子的孙犁及其在解放区时期心灵所经历的曲折与震荡,同样具有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76.
在保定读书时期和流浪北平时期,孙犁受"五四"新文学影响登上文坛,在"五四"文学面前自称是中学生,是汲取"五四"学养成长起来的一代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文研会"为人生"的创作主张、鲁迅的影响和左翼文学思潮兼容并存。孙犁对新文学的接受,决定了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以现实主义为基本方向的创作理念和强调个性与朝气的创作底色。  相似文献   
77.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境中, "大我"与"小我"是一对相互关联、内涵又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概念.从一般意义的层面来讲, "大我"通常指向宏大叙事,常常与国家、民族、社会等意义指向相联系;而"小我"则成为个体、自我、个人等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8.
无政府主义     
作为一种激进的社会革命运动,无政府主义(音译"安那其主义")代表了人类的某些乌托邦理想.无政府主义包含众多分支和流派,它的创立者是葛德文,其后发展出包括施蒂纳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蒲鲁东的无政府互助主义、巴枯宁的无政府集产主义、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以及20世纪初的无政府工团主义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79.
纵观近百年中国文学激烈而多变的涌动进程,重大的潮流“改道”有三次,即用新文学代替旧文学的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以文学的一体化秩序代替“五四”新文学业已形成的多样化格局的工农兵方向的文学;“文革”结束以后,以“新时期文学”的出现为标志的“后新时期文学”。  相似文献   
80.
中国新文学演进的日趋政治化既有潜在的历史原因,又有社会现实的因素;既有革命作家意识增强后的自觉追求,也有政治家出于夺取革命胜利的功利目的。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透视,新文学演进的日趋政治化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