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41.
每年4月13日~15日(或14日~16日),是老挝传统的佛历“新年”。也是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和我国云南傣族的共同节日。新年,也叫宋千节或泼水节,是上述国家和地区最重大的节日。在老挝,新年庆祝活动一般要进行3天,其主要活动有浴佛、斋僧、拴线、泼水和跳南旺舞等。新年期间,人们见面时,总是双手合十,说一声“萨巴依迪碧麻依”(新年好)。  相似文献   
42.
金沙江河谷的傣族生活在傣族核心区以外,这里山高谷深,山川阻隔,形成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在原始宗教信仰基础上形成的节日多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虽然没有统一的泼水节,但许多节日都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体现民族主体特征的民族服饰、民族语言迅速消失的今天,有必要在现有节日的基础上,整合相关节日,确定一个能为广大金沙江河谷傣族接受,节日形式又能为傣族同胞普遍认同的"泼水节",来提振民族精神、突出民族特点、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的聚合力,让金沙江河谷的傣族重新焕发出活力。  相似文献   
43.
《课外阅读》2010,(2):I0002-I0003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  相似文献   
44.
正【案例一】电影节——越策划越开心"你知道吗?今天学校组织开展的电影文化节可是我策划的!""这有什么,下个月的泼水节可是我的金点子!"这是校园里两个普通孩子的对话,自信、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校开展的丰富而有创意的活动大多是学生自己策划的。每一个小脑瓜里都有一个或者无数个缤纷的活动构想,那里有孩子们自己的乐园。  相似文献   
45.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是经典的革命文化选文,但是编者对原文出处的注释存在错误,对原作者也未作考察。对《难忘的泼水节》的选文出处、原文作者及初始发表报刊进行溯源式的查考,一方面可以为《难忘的泼水节》提供准确的课文注释,另一方面也可以透视革命文化选文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46.
德宏傣族泼水节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泼水节是德宏傣族地区重要的节庆活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最早的宗教仪式变成了当下具有浓厚世俗色彩的民族节庆活动。随着这一文化节庆活动的商业性质越来越浓,民俗色彩越来越淡,其承载的许多民俗现象和社会功用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习俗亟待保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47.
校长的社会活动也可以成为学生的课程校长经常会接到一些社会活动的邀请,有时还不乏一些重要活动,如何将这些邀请转化为教育学生的活动,变事务为课程,是对校长智慧的挑战。因为我们将罗马尼亚诗人米哈伊的诞辰日,即每年的1月15日,确定为我校的"罗马尼亚日",使我们与罗马尼亚大使馆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罗马尼亚  相似文献   
48.
【教学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3.能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练习。【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相似文献   
49.
正有这样三位老师:古老师是教数学的,戴着一副眼镜,课上课下总是板着一副面孔,百日一面,千日一腔,抽象的数学被他抽象的语言教得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让他挤一丝笑容或者说一句激励学生的话比逼他送一万块钱还难。平时他上课进教室,下课回办公室,难得与学生交流一下,如果看到他在和哪个学生说话,那一定是因为那个学生犯了错正在挨批。正因为如此,多数学生不喜欢上古老师的课,也不尊重他,背后给他起了多个外号,学生的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50.
商业影视作品《泰囧》对泰国泼水节进行了呈现,它的成功,让泰国的泼水节家喻户晓,更让很多喜欢民俗文化的游客心驰神往。但商业影视作品所呈现的节庆,只是碎片化的节庆,它对节庆进行了解构,又对节庆进行了娱乐化的重构。这样的节庆表达虽然是有强烈感官刺激效果的,但却并不还原节庆本身,商业电影本不是节庆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