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位于重庆市武隆县羊角碛的烈女岩题刻记录了1861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入川先遣部队在羊角碛盐码头渡口逼迫民女梅节弟投江至死的事件。题刻对梅节弟拼死保全贞节行为进行的表彰,不仅表现了清政府对太平天国农民军的鄙视,而且渗透着封建道德意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化,也为太平军围困涪州城失利原因探究提供了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文》作为讽刺小说,人们普遍比较关注其所写的儒林中的人物,本文则着重分析了《儒林外史》中 的妇女形象,并且选择了四位极具代表性的典型的妇女形象。她们虽然身处儒林之外,却能从她们身上折射出儒林 思想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数量统计、类别分析、特点归纳等方式,对《康熙楚雄府志》中所载烈女孝行进行整理;在诗文史互证的基础上,从女性视角出发,论述明清时期以"孝"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楚雄地区的传播、影响、特点,进而探讨"孝"行产生原因及其背后的社会、政治需求.  相似文献   
14.
龙启瑞是广西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之一,为“岭西五家”、“杉湖十子”中的大家,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他的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描写妇女的作品比较多,特别是描写节妇烈女的作品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作品塑造了各种各样的节妇烈女形象,突出了她们刚烈的一面,与传统诗歌中的妇女有较大的区别。但由于道德色彩太浓,影响了这些作品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5.
贞节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女性贞操问题的单方面要求。通过明清拟话本小说中出现的大量贞节烈女形象,我们可以窥探到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男性作家对于贞节观的再解读。中国古代男性作家对于贞节观的理解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即无条件服从性,兼顾性,以保全丈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既渴望爱情、又要女人贞节。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