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2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而不“教”,空;“教”而不“研”,浅:“研”而不“作”(写),僵。“教一研一写”,应当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有机构成,成为教师职业成长的完美整合和并重发展的成功链接。真正优秀的教师都是精于教学、长于科研、能于写作的高手。教是研的前提和基础,研是教的总结和提高,写则是教和研的概括和升华。但现而今,“教一研一写”这一教师成长的职业路径,在实践中却遭遇了被肢解、割裂、破拆的尴尬,呈现出片面发展、畸形失衡的态势。许多教师长期“教”而不“研”,“研”而不“作”,长于教而短于研、巧于说而拙于写,常常为完不成科研任务“为难”,为几篇职评文章“发愁”。科研写作成了教师成长的真正的“短板”和“软肋”,因而必须要求教师了解认识科研写作的价值和意义,重视和加强科研写作,在写作中谋求均衡发展、进步成长、建构自我。  相似文献   
82.
“陷害教唆”是指行为人出于陷害他人的动机,教唆他人犯罪,在被教唆的人实施犯罪之时或之后报案,将其抓获的一种犯罪行为。在陷害教唆的情况下,陷害是推动行为人教唆他人犯罪的内心起因,但这种犯罪动机并不能否认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教唆故意,也不能否认陷害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之间的犯意联系。因此,陷害教唆犯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构成教唆犯,应按教唆的罪定罪。  相似文献   
8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而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之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的哲学中,都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对于人的本质的抽象而片面的看法。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完整的阐述,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回答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由于新闻选择不当而引起的新闻"负效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从图像影响力角度探讨了由于视觉符号冲击,加深了大众对女性形象的片面认知及其表现,从历史、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6.
所谓片面共犯,指行为人单方面有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故意,并与之共同实施犯罪,但他人不知情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片面共犯案件。在理论上对片面共犯能否成立的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避免司法实践中因为认识不一致而导致司法操作上的混乱。片面共犯中对于不知情的他人而言,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认为对其行为应根据其犯罪情节单独定罪量刑,不按共同犯罪处理,而对于具有片面合意的犯罪人能否按共同犯罪人来处理。  相似文献   
87.
《宜宾学院学报》2017,(1):55-63
传统理论中,作为帮助犯上位概念的共同犯罪理论要求"通谋",这是对主观要素中意志因素的迷信,随着刑法理论意志因素的削弱,"通谋"的要件已经不必作为加功行为的必要条件。片面共犯理论的诞生与发展是出于填补法律漏洞的考虑,但随着间接正犯理论与共犯理论的详实,片面共犯的理论内核已经遭到架空,脱离刑事政策单纯证立或证否片面共犯均没有意义。对加功行为应当采取类型化的处理范式,根据处罚必要性的递增分别将加功者的主观要求定位为"通谋""明知"和"应当知道",根据个案的不同确定归责范围。  相似文献   
88.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客体,通说认为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各种手段向他人产生犯罪方法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本罪存在未遂与既遂之分;本罪与教唆犯具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9.
英国小说的开山之作《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具有多重身份和复杂的人格特征。小说作者正是通过现实叙述、精神叙述和殖民叙述的多重叙述手法来实现人物的多侧面塑造,赋予了鲁滨逊这个形象巨大的艺术魅力。了解小说的多重叙述特征,才能避免对文本的片面解读。  相似文献   
90.
论点     
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由于近百年来的内忧外患,我们对于科学与人文的认识带有很大的功利性。一方面是对于科学技术的片面认识,即将其从西方文化的母体中割裂开来认识,从物用的层面来认识。另一方面则是人文精神的失落,传统的价值标准、思想理念被丢弃,而新的又没有真正形成。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