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3111篇
科学研究   895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133篇
文化理论   87篇
信息传播   67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1.
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邓小平的需要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本文从需要的类型、层次 ,满足需要的途径 ,需要满足的判断标准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认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2.
基于中国“211”大学教育学科教师的科研生产数据,本文尝试从社会资本与合作视角阐释女性科研生产力低于男性这一“科研生产力之谜”。研究发现:(1)女性仅在与导师所建立的合作关系这项强关系的“拥有”水平上超过男性,女性“拥有的”和“动用的”其他社会资本均显著低于男性;(2)“动用的”社会资本以及“拥有的”弱关系对女性科研生产力的提升效应均显著高于男性,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上述提升效应在高科研生产力水平群体更加明显;(3)以与导师的合作关系为代表的基于学缘的强关系对男、女教师群体均无显著的提升效应,在高科研生产力的女性群体中甚至显示出负向效应。本文从一个较新的视角解释了“科研生产力之谜”,并利用面板数据和计量模型设计尽可能揭示因果效应,为挖掘女性科研潜力的相关措施提供了较为稳健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3.
“三个代表”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它是对党在新时期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所作出的新的诠释 ,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历史责任的全面概括。“三个代表”是一个辩证统一、有机联系的整体。先进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是基础 ,先进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反映。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分别明确了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所担负的领导责任 ,而且明确了“两个文明”建设的程度目标。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则是贯穿上述两个代表之中且是上述两个…  相似文献   
114.
党的“十五大一以来,私营企业主阶层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证明私营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六大”指明,“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从而明确了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政治地位。然而,由于其自身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相对的“异质”性;在社会转型期,还必须对私营企业主阶层进行科学分析,正确引导、合理规范其政治参与,正确处理其与党和社会各阶层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解决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产业的必然性,阐述了高等教育产业应有的含义,并提出了高等教育实施产业应注意不要影响教育质量、教育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加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采取有力措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讲话,精辟地论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117.
文化生产力体现人们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力。文化生产力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下有效运行,通过改革体制、完善法制、健全市场体系、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等方式可以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18.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意识,其次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再次要提升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素养。1.数学的发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调整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着,当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时候,人们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对学生实践能  相似文献   
119.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条件不可或缺;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动力;人的物质生活与人的综合素质是有机统一,共同提高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的。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0.
在历史刚刚迈人21世纪之际,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是历史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现实需要的不同,回顾和总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而现代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视角。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罗荣渠先生提出了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并依据这一历史观把现代化确定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