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文章探讨了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发展所逐渐显现出的不良后果,重新衡量了计划生育政策与公民生育权,指出原计划生育政策在当今中国的不当之处,提出了适当放松对公民生育权的限制、中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同时取消户籍制度和计划生育,充分地保护公民的生育权。  相似文献   
22.
关于死刑犯和在押犯的生育权一直是各国法律上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各国依据本国的传统习俗或社会现状都有不同的看法。生育权包括在人格权之中,是民事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育的自由和生育的权利,生育权作为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不可剥夺的。而死刑犯和在押犯被剥夺的政治权利不包括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23.
关于死刑犯和在押犯的生育权一直是各国法律上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各国依据本国的传统习俗或社会现状都有不同的看法.生育权包括在人格权之中,是民事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育的自由和生育的权利,生育权作为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不可剥夺的.而死刑犯和在押犯被剥夺的政治权利不包括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24.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女职工生育权的实现。但生育二孩会使女职工降低人力资本积累,迟延职业发展;增大入职难度,增加职业中止的可能性;减少收入,增加支出;劳动保护不足,增大相关风险和困难。应建立产后职业培训制度,维持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加大法律责任规定,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防止因生育二孩而调低工资和中止职业;健全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减税制度,保障和提高生育二孩的生育保险待遇,降低生育和抚育二孩的成本;进一步完善产假制度,多解决生育二孩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女职工生育权。  相似文献   
25.
法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法必然在社会中运行,这一运行过程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立法活动本身也要具备社会性,立法充分社会化,法的实效才能深入人心。本文从生育权入手,试探讨我国的立法活动要做到在社会传统文化语境下,充分衡平各方主体利益,切实提高国民对法律的信仰,就一定能为和谐文明的社会秩序的确立和法律的顺畅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代孕现象日益增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法律伦理难题。立法的空白使得这一难题更加复杂化。本文从界定代孕概念入手,进而解读代孕相关之疑问,并从比较法的角度对代孕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解决我国代孕问题之法律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7.
生育权多被认为是狭义上的生殖权。从现代法治理念的角度看,生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其作为一种法定的权利,大致经历了一个从"自然生育"、"原始生育"到"义务生育"再到"生育权利化"的历史阶段。生育权的内容包括了责任和义务,国家对个人的生育权进行必要的、暂时的限制,将有利于实现更为广泛的人权。  相似文献   
28.
生育权侵权及其法律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生育权侵权可以分为外部侵权和内部侵权两大类,并联系实际分析了生育权侵权的具体形式,探讨了生育权侵权的构成要件及其抗辩事由,最后依据现有法律规定,笔者提出了对生育权侵权的法律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29.
今年,受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及民众风俗习惯等多因素的影响,各地都呈现女性生育高峰。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一所学校在编教师125人,其中女教师96人。今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有30多名女教师有生育打算,学校面临无人可替的局面。对于怀孕女职工来说,一方面她们有权享受国家法定待遇,用人单位不能侵犯她们的生育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因女职工怀孕影响单位运转而头疼,由此,个别单位产生了"怀孕审批"、"怀孕排队"等内部规定。  相似文献   
30.
我国宪法上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宪法上生育权的价值与我国现实国情的事实经过利益衡量之后决定的一项国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现行计划生育关于"提倡一胎"的措施有局限性,根据宪法第25条规范背后的价值精神,计划生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倡生且只生两个孩子更具合理性和合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